动画走进课堂画笔扬帆起航
【摘要】随着美术新课标的实施,教师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将动画资源融入美术教学,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全面欣赏和深入理解美术作品。本文就美术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将动画资源有效地融入美术教学中,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动画资源运用策略
动画深受学生喜爱,其美丽的画面效果、动感的音乐、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等,在带给学生视觉冲击的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动画资源引入教学中,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将动画资源引入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在美术教学中合理运用动画资源。
一、美术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不足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会被窗外或者旁边的新鲜事物所吸引,从而不注意听讲。高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基础造型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美术理论知识比重的增加,他们逐渐对美术学习缺乏耐心,甚至不想学习新的内容。
(二)学生的作品缺乏想象力
在美术教学中,课堂作业环节需要学生展开联想,创造性地完成作业。但是,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照搬、照抄教师的示范。少部分学生会自己动脑筋,但由于绘画水平有限,其作品创意存在局限性。
(三)美术课堂照搬教材,教学方法单一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授课以教材为主,其教学方式是一问一答、一课一范画,学生的作业主要是对于教师绘画内容的模仿。这种教学方法较为单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很难提起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动画资源运用对美术教育的意义
(一)以动画资源的故事性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其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建立,而动画片中的主角通常传递着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念。教师可借助优秀动画片中正面的人物形象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学生心中播撒真、善、美的种子。如动画片中善良聪明的喜羊羊、勇敢无畏的铁臂阿童木、机智胆大的孙悟空等,这些动画人物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以动画资源的声音引导学生视觉、听觉共同发展
动画故事给学生以视觉感受,而动画声音则能满足学生的听觉感受。比如,在教学“动物明星”一课时,教师播放动画《动物世界》,提问学生:“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它们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叫声?你们想看看这些动物长什么样吗?”这样的视频导入是一场音乐和美术的盛宴,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动画的运用,给学生带来了视觉的刺激和听觉的享受,使学生更容易感受到美术学习的趣味和魅力所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以动画资源的灵活性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动画片是由一帧帧丰富的故事情节组成的。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推进,活泼生动的卡通形象和背景也随之不断更换。小学生对新鲜的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美术课堂中引用动画片,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设计卡通形象”这一课中,教师可以播放动画片《猫和老鼠》,主人公是总想抓老鼠却永远抓不到的汤姆猫和试图反抗的老鼠杰瑞,猫和老鼠的形象深入人心。有的学生被故事情节牢牢吸引,甚至会模仿猫和老鼠的动作和神情。教师通过这个动画,向学生讲解作者设计卡通形象的制作步骤,帮助学生了解卡通形象的创作过程,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简单地画出一个卡通形象,可以是人物、动物或者植物,给它们添上背景,再加上一些故事情节如言语和动作等。这样,卡通形象就可以“活”在纸上。
(四)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该积极地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这也是实现趣味化教学的重要基础。例如,在教学“三百六十行”时,教师可以播放动画,动画中出现大街上各行各业的人,他们服装不同,工作也不同。这时,教师可以先模仿一个职业角色,如正在站岗的警察,接下来可以让学生上台模仿动画里看到的职业角色,观察这些角色有什么动作、什么样的神情。教师通过这样的角色模仿,让学生感受各种各样的工作,体会到各个行业的辛苦。教师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动画片的背后更是创作人员的辛苦付出,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动画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优化教學方式
1.在课堂互动中融入动画艺术
课堂互动是加强知识点记忆、解决重难点的最好途径。在美术教学中利用课堂互动模式开展动画艺术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创造参与课堂的机会,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2.将动画故事融入教学内容当中
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动画资源融入教学中,以现有的故事或者自编的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从导入环节到评价环节都可以有卡通形象的加入和故事进行串联,这是传统的美术课堂做不到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