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2年9月辽宁省直遴选面试真题附带题目详解.docx
文件大小:43.88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6.33千字
文档摘要

2022年9月辽宁省直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你在做一项工作,即将完成。但是领导又改变了标准,你怎么办?

【答案】:第一,服从领导的安排,同时保持稳定的情绪,客观全面地看待这件事情。一般来说,在考虑问题的高度、看待问题的角度等方面我与领导会有差距,所以领导改变标准肯定有一定的道理。第二,与领导进行交流。向领导详细汇报目前这项工作的进程,同时咨询改变标准的原因、新标准的具体情况等,征求领导对目前工作开展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改变标准后工作实在有很大的困难,也可以适时向领导提出,以求增加人手或者延长时间等。第三,要本着一切为了工作的原则,不折不扣地完成好领导交代的任务。解题思路:遇到突发情况,首先要想到“冷静”一词,遇到类似题目,都要说保持冷静、稳定情绪等。答题的核心在于和领导进行沟通,了解工作的情况,在了解实情的条件下,对工作环节进行修改。要冷静对待可以咨询改变标准的原因、新标准的具体情况,可以征求下领导对目前工作开展的意见和建议。如果真的有很大的困难,可以适时的向领导提出增加人手或延长时间等要本着一切为了工作的原则,不折不扣的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

【解析】该面试题主要考察考生在面对工作情境中领导临时改变工作标准这一突发状况时的应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对工作的责任感和执行力。以下是对本题答案的详细解析:沉着冷静,理性看待答案首先强调服从领导安排,并保持稳定情绪,客观全面看待此事。在公务员工作场景中,服从上级是基本的组织原则,而保持冷静和客观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领导站在更高的层面考虑问题,改变标准往往有其合理性。这体现了考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大局观,能够理解领导决策的出发点,避免因个人情绪或主观判断影响工作。积极沟通,获取信息答案的第二步提出与领导进行充分交流,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向领导详细汇报工作进程,能让领导全面了解当前工作状况,避免信息不对称。同时,咨询改变标准的原因、新标准的具体情况以及征求领导对工作开展的意见建议,有助于考生准确把握领导意图,明确工作方向。如果改变标准后工作确实存在很大困难,适时向领导提出增加人手或延长时间的请求,既体现了考生面对困难积极解决的态度,又展示了其合理调配资源的能力。这种沟通方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坚守原则,确保落实答案最后强调要本着一切为了工作的原则,不折不扣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这体现了考生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执行力。在公务员工作中,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挑战,都要以工作为重,坚决贯彻落实领导的决策部署。这种对原则的坚守和对任务的执着,是公务员必备的品质,能够保证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综上所述,该答案从冷静应对、沟通协调到执行落实,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思路,符合公务员处理工作问题的规范和要求,能够很好地展示考生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综合能力。

2、远看李嘉诚,近看曹德旺,投资海外在企业家圈子里比比皆是,对于“曹德旺跑路事件”,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曹德旺跑路事件”反映出社会对于企业家海外投资行为的关注和误解。我们需以客观、理性的视角看待。海外投资是企业基于市场、资源、战略等多方面考量的商业决策,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正常选择,不能简单将其与“跑路”划等号。企业家在国内发展多年,为经济社会做出诸多贡献,即便进行海外投资,也不应被无端质疑和过度解读。政府应完善政策引导,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国内外协同发展;社会也应给予企业更多理解和包容,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析】在看过曹德旺谈话的原视频,感到他的谈话很质朴,既指出了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一些政策环境问题,也表示坚定看好中国本土经济,主张积极推动改革。对于曹德旺事件,我们要理性的看到中国税负本身的沉重,正视这一问题,也要看到企业走出去也是代表中国制造业强大的表现。远看李嘉诚,近看曹德旺,投资海外在企业家圈子里比比皆是:山东太阳纸业将投资超过10亿至13亿美元在美国阿肯色州建厂,中国天源纺织也将投资2000万美元在阿肯色州设立服装制造厂……和特朗普所言中国“偷走了美国的工作机会”不同,曹德旺此次从通用手中低价收购的废弃工厂,满负荷状态下能给当地提供2500个工作岗位。企业家纷纷走出去是中国影响力走向世界的一种体现,但是也是国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如果企业家纷纷走出国门,不投资国内,势必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制约着中国制造2025的进程,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内的就业环境和经济发展趋势。企业家们为什么纷纷往外跑?原因何在?分析国内的营商环境如何进一步法治化、市场化是我们必须理性思考的一个方向。一是税收法定的税负,这部分在不同的测算标准下有不同的结果,但总体上与发展阶段和转移支付、公共开支等相契合。这部分的降低只能在法治的改革框架下逐步进行,地方政府随意的增减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