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娄底市直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你们学校九名在职博士对导师有意见,联名向学校反映,最后炒掉了这名导师.你怎样看?
【答案】:(1)这个问题应该辨证的看,站在学生的立场,品行不好的不称职的老师炒掉了,对他们来说固然是件好事,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民主的一种进步。(2)但是如果导师是因为太过于称职,导致学生对导师的严厉性适应不了的话,就反而失去一位好导师了。(3)所以学校对于学生反映的事件要调查清楚,并制定相应的“炒掉”标准,如果导师确实犯下不可饶恕性的重大错误,炒掉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导师的错误不是太过于不可原谅,或者并无此事,学校方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然后再与学生进行沟通,防止有人利用这点钻空子,我们要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4)最后,学校、老师和学生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三者很好的配合,才能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学生的良性发展。同时,从此类事件上也反映出当前一些大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导师把学生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的问题。作为校方,应该适当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并对导师加强职能监督,建设和谐师生关系。
【解析】此题为综合分析类面试题,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对学校师生关系等方面问题的理解。优点1.辩证看待问题:答案开头就明确提出要辩证看待学生联名炒掉导师这一事件。既看到学生炒掉品行不好、不称职导师的积极一面,体现了民主进步;又考虑到可能存在学生因不适应导师严厉而导致好导师被炒的情况,全面分析利弊。2.提出解决措施:针对这一事件,提出学校要调查清楚并制定“炒掉”标准。对于导师犯下不可饶恕重大错误的情况,炒掉合理;而对于错误不太严重或并无此事的,学校应宽容对待并与学生沟通,防止有人钻空子,保护各方合法权益。这展现了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关注深层问题:答案最后指出学校、老师和学生应相辅相成,良好配合才能促进学生良性发展。还进一步指出当前大学存在导师侵占学生研究成果等问题,强调校方应加强师生沟通和对导师的职能监督,建设和谐师生关系,体现了考生对教育领域深层次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改进方向1.语言精准性:可对部分表述进一步优化,如“不可饶恕性的重大错误”表述稍显啰嗦,可改为“不可饶恕的重大错误”。2.逻辑衔接:在阐述不同观点和措施时,可适当增加一些过渡语句,使逻辑更加连贯清晰,比如在从分析事件到提出解决措施之间增加过渡语,让内容层次更分明。
2、随着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的相继来临,各地公祭之风又起,甚至出现了“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诸葛四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场面,政府官办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版权所有翻版必究近年来,全国各地公祭之风盛行,祭祀活动在不同的地方多次上演,甚至出现了“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场面,公祭不仅成为民间的活动,各地政府更是参与其中,以地方财政之力大兴传说中的祭祀“祖先”活动。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看待。一方面,伏羲、黄帝这些上古传说中的神祗,在民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认祖归宗的活动颇具影响力。一些与传说有渊源的地方政府,借此东风大办公祭活动,不乏“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考虑,排场愈搞愈大的公祭活动,确实也逐渐吸引了各地游客前往,“祭祀经济”已成为一些地方旅游的金字招牌,旅游经济和旅游收益让一些地方政府和民众尝到了甜头。另一方面,许多地方盲目跟风,不顾地方发展实际,搞公祭活动时互相攀比,这是地方政府“好面子”“赛政绩”的表现,由于文化的“高台”搭得太离谱,经济的“大戏”肯定也没法唱好,还会制造虚假的文化记忆,糟蹋了文化。而且往往越是贫困县,越把活动声势造得浩大,这不仅不能实实在在地为百姓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最终使得这些活动沦为一次次劳民伤财的竞赛,成为彻头彻尾的“文化形象工程”。公祭之风盛行,表面上是出于经济考虑,看似利于经济发展,实则缺少发展的思路。它只不过是形式主义在文化领域的一种缩影,既不利于传统文化精髓的弘扬,从长远来看,也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不是源自几次规模宏大的公祭,而是来自细水长流、日积月累。经济前行更要研究地方特色,合理规划适宜的发展方式,而不是盲目跟风,最终劳民伤财。
【解析】题目分析此题为公务员面试中的综合分析题,围绕各地政府官办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公祭活动这一社会现象,要求考生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答题思路对于这类现象类综合分析题,一般可按照“提出观点-分析论证-总结升华”的思路进行作答。答案解析提出观点:答案开篇直接点明近年来全国各地公祭之风盛行,各地政府参与其中这一现象,并表明应该全面、客观看待,清晰明确地提出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