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通化市直遴选面试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题)
1、你在办理业务时,一个群众当众指责你办事效率低、拖拉,并扬言要投诉你,你该怎么办?
【答案】:公职人员的办事效率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面对群众的当众指责,我会以真诚的态度,及时予以解决。首先,我会虚心接受这位群众的批评,向他表示我一定会加快办事的效率,请他先消消气,不要着急。其次,我会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地加快自己的办事效率,如果确实办事的群众较多,我会向领导申请,增加一个办事窗口,减少群众排队等候时间,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业务办理,努力做到让群众满意。再次,在办完业务之后,我会主动找到这位群众,对于他的意见表示感谢,欢迎他多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我们的努力还是不能让他满意,我尊重他投诉的权利。最后,我会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认真的反思,查找自己工作效率低的原因,是由于自己对业务的操作不够熟悉,还是由于其他原因导致的,然后,积极主动地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办事效率,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业务服务,树立我单位良好的服务形象。
【解析】这是一道公务员面试中常见的应急应变类题目,重点考查考生在面对群众不满和指责时的应对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分析题干设定了一个在办理业务时,群众当众指责办事效率低且扬言投诉的场景,此场景在实际工作中较为常见,需要考生迅速做出合理且有效的反应。答案要点分析1.态度诚恳,安抚情绪:公职人员的工作与群众利益紧密相关,面对群众的指责,应秉持真诚的态度。答案中提到虚心接受批评,向群众承诺加快办事效率并请其消气,这体现了对群众的尊重和重视,能够及时缓解群众的愤怒情绪,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2.解决问题,提升效率: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适当加快办事效率是关键。若办事群众较多,向领导申请增加办事窗口,这一举措能够切实减少群众排队等候时间,从根本上解决办事效率低的问题,体现了考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大局意识。3.表达感谢,尊重权利:业务办理完成后,主动与群众沟通,对其意见表示感谢,并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同时表明尊重其投诉权利。这既显示了公职人员的谦逊和包容,也体现了对群众监督权利的尊重,有助于维护良好的干群关系。4.反思总结,改进提升:对工作进行认真反思,查找效率低的原因,如业务操作不熟悉等,并积极主动改进,不断提升办事效率,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树立单位良好形象。这体现了考生具备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意识,是一名合格公职人员应有的品质。总结该答案整体思路清晰,逻辑严谨,从安抚群众情绪到解决实际问题,再到后续的沟通和自我反思,全面且合理地应对了题干所描述的场景,符合公务员处理应急问题的规范和要求,能够展现出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2、有两位老人出于善意,砍伐了小区七棵已经死亡的树木,却遭到了有关部门12万元的罚款,有人说,这种执法缺少善意,有人说这是很好的法制教育,请问你怎么看?
【答案】:对于这一事件,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我们需全面看待。一方面,老人出于善意砍伐已死亡树木,执法部门直接高额罚款看似缺少对老人善意初心的理解和体谅,可能会让公众觉得执法不够人性化。但另一方面,这也能视作一次法制教育。即便树木已死亡,砍伐行为也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罚款可让公众明白法律红线不可触碰,强化规则意识。在实际执法中,应做到法理情相统一。执法部门可先了解情况,给予教育警告,若情节严重再依法处理,兼顾法律威严与人文关怀。
【解析】两位老人出于善意砍伐了小区已经死亡的树木,却遭到了有关部门的处罚,引起了广大群众的热议。“人性化执法”作为一种新的执法理念,已成为行政执法工作最热门的话题。“人性化执法”就是执法者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靠“人性化”管理,在尊重当事人合法权利的前提下,处理好执法者与执法对象地位的关系,依据合法的程序开展执法活动。在地方执法部门执法过程中,确实会存在执法僵化的现象,之所以不能将执法更完善、究其原因。第一,部分执法人员对于法律的解读能力不够,如何将“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与执法的人性化、人性化执法更好地结合起来,观念认识上更加侧重于“执法必严、违法必纠”,而缺少了人性化的理念。第二,在执法过程中,人性化执法的宣传力度很大,但是并不能够深入到每一个执法者的心中,对于人性化执法的鼓励或者奖励并不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人性化执法缺少激励制度。第三,人性化执法的标准难以界定,法无明令禁止即可为,这是说明法律条文中只要没有规定,虽然可能违背道德,但是仍然不受到法律的惩处,但是人性化执法的角度看,缺少清晰的界定,如何在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况的,仍然进行人性化执法的待遇,而我们的执法人员缺不受到处罚。第四,对于未进行人性化执法的部分执法人员,缺少进行思想教育或者相关的处罚,人性化执法反而变成了少数、极个别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