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
A.刑法B.宪法C.民法
2.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违法行为()
A.闯红灯B.帮助他人C.偷窃
3.我国的法治宣传日是()
A.12月1日B.12月4日C.12月10日
4.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
A.老师B.父母C.朋友
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项权利。
A.9B.10C.11
6.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年。
A.1B.2C.3
7.我国刑法规定,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周岁。
A.14B.16C.18
8.下列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A.欠债不还B.抢劫C.闯红灯被罚款
9.公民的基本权利不包括()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受教育权C.随意批评他人
10.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个月。
A.1B.2C.3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有()
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依法纳税
2.以下属于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有()
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意思表示真实
C.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3.我国的法律体系包括()
A.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B.民法商法
C.行政法
4.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包括()
A.安全权
B.知情权
C.自主选择权
5.犯罪的基本特征有()
A.严重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处罚性
6.以下哪些属于行政处罚的种类()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7.知识产权包括()
A.著作权
B.专利权
C.商标权
8.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A.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B.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C.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9.以下属于我国司法机关的有()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局
10.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
A.停止侵害
B.排除妨碍
C.消除危险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2.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3.只要不违法犯罪,法律就与我们无关。()
4.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遇到商家欺诈,可以要求三倍赔偿。()
5.行政机关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强制公民做某事。()
6.犯罪一定是违法,但违法不一定是犯罪。()
7.合同一旦签订就不能变更。()
8.公民有言论自由,所以可以随意在网上发表任何言论。()
9.劳动争议只能通过劳动仲裁解决。()
10.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法治的重要性。
答:法治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能规范人们行为,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有序发展,为国家长治久安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
2.简述消费者维权的途径。
答: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简述犯罪构成的四要件。
答:犯罪主体,即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和单位;犯罪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犯罪客体,即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行为的客观表现。
4.简述宪法的地位。
答: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法治意识?
答: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关注法律新闻和案例;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从身边小事做起;遇到问题时,学会运用法律思维和途径解决;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活动,向他人普及法律。
2.讨论法治与道德的关系。
答:法治与道德相辅相成。道德是法治的基础,能引导人们自觉守法;法治是道德的保障,通过强制力维护道德底线。二者共同促进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缺一不可。
3.谈谈对校园法治教育的看法。
答:校园法治教育很重要,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预防违法犯罪。应通过课程、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氛围。
4.说说在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