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月三基三严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docx
文件大小:16.86 KB
总页数:19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1.17万字
文档摘要

2月三基三严模拟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科学、准确报道生物恐怖袭击和生物武器攻击事件,及时发布疏散、转移和紧急避难等信息,对应急处置与恢复过程中遭受污染的区域和人员进行长期()

A、危害评估和消毒处理

B、消毒隔离和加强防护

C、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测

D、消毒隔离和生态恢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应急处置与恢复过程中遭受污染的区域和人员进行长期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测,这样能及时掌握环境及人员健康状况变化,以便采取进一步措施,保障环境安全和人员健康,A选项危害评估和消毒处理表述不全面,B选项消毒隔离和加强防护重点在应急时,D选项消毒隔离和生态恢复不准确,所以选C。

2.下列哪项食物不富含维生素A

A、动物肝脏

B、全奶

C、豆类

D、水果

正确答案:C

3.患者,女性,70岁,血压为150/90mmHg,应考虑为

A、脉压减小

B、低血压

C、临界高血压

D、高血压

E、正常血压

正确答案:E

4.从事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应当通过(),并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医疗机构内进行;进行人体临床研究操作的,应当由符合相应条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行

A、资质认可

B、伦理审查

C、技术备案

D、技术认证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从事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应当通过伦理审查,并在具备相应条件的医疗机构内进行;进行人体临床研究操作的,应当由符合相应条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执行。伦理审查是保障生物医学研究符合伦理道德、保护受试者权益的重要环节。资质认可主要针对人员资质等方面;技术认证侧重于技术本身的合格性;技术备案是对相关技术等进行登记备案,均不如伦理审查直接针对临床研究中涉及人体试验等关键伦理问题。

5.以下对留置导尿病人实施的护理措施中正确的一项是

A、鼓励患者喝水

B、每周用消毒液清洗尿道口两次

C、每日更换导尿管

D、倾倒尿液时导尿管须高于耻骨联合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留置导尿病人护理: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及时排空,并记录尿量;每周更换导尿管一次;尿道口清洁每日1-2次;鼓励患者多饮水,勤翻身;倾倒尿液时,集尿袋不得超过耻骨联合,以防尿液反流。

6.股动脉()

A、在股三角内由髂外动脉发出

B、行于股静脉内侧

C、行于股静脉外侧

D、行于股神经外侧

E、行于股深动脉内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股动脉在股三角内由髂外动脉延续而来,A选项错误;股动脉行于股静脉外侧,B选项错误,C选项正确;股动脉行于股神经内侧,D选项错误;股深动脉是股动脉的主要分支,股动脉与股深动脉的位置关系并非题干所描述,E选项错误。

7.下列糖皮质激素药物中,抗炎作用最强的是()

A、地塞米松

B、氢化可的松

C、曲安西龙

D、氟氢可的松

E、泼尼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地塞米松属于长效糖皮质激素,其抗炎作用最强,能抑制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减轻充血、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细胞向炎症部位移动,阻止炎症介质如激肽类、组胺、慢反应物质等发生反应,抑制吞噬细胞的功能,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补体参与炎症反应,抑制炎症后组织损伤的修复等。氢化可的松为短效糖皮质激素;泼尼松为中效糖皮质激素;曲安西龙也是中效糖皮质激素;氟氢可的松主要是盐皮质激素作用较强,糖皮质激素作用相对较弱。

8.实验室检查需采集全血标本的是()

A、HBsAg

B、血细胞比容测定

C、肝功能检査

D、血清蛋白酶

E、ALT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全血标本用于测定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含量,如血细胞比容、血糖、尿素氮、肌酐、尿酸、血氨等。血清标本用于测定血清酶、脂类、电解质、肝功能等。血培养标本用于查找血液中的病原菌。HBsAg、ALT属于血清酶检查,采用血清标本;肝功能检查部分项目采用血清标本;血清蛋白酶检查采用血清标本。血细胞比容测定需采集全血标本。

9.OT试验原理是()

A、迟发型超敏反应

B、速发型超敏反应

C、Ⅳ型超敏反应在局部的表现

D、Ⅰ型超敏反应在局部的表现

E、免疫排斥反应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OT试验即结核菌素试验,是基于Ⅳ型超敏反应原理,通过皮内注射结核菌素,观察局部皮肤反应来判断机体是否感染过结核杆菌或是否对结核杆菌有免疫力。属于Ⅳ型超敏反应在局部的表现。

10.高圧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机制是

A、血液中血红蛋白增加

B、氧和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增加

C、机体的摄氧能力增强

D、血液中物理溶解氧量增加

E、血液中结合氧量增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一氧化碳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高压氧治疗时,血液中物理溶解氧量显著增加,可迅速纠正组织缺氧,这是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机制。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