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施工工法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柴泉海韩勇王宏业贺志清杨立峰
1、前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得发展,高层、超高层、大体量得工程越来越多,后浇带得应用随之频繁出现。
1、0、1当建筑物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采用传统得后浇带留设方式,后浇带必须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以后再浇筑后浇带混凝土。这就要求持续进行降水,保证地下水位保持在基础以下,
1、0、2当建筑物主体施工时间较长时,势必会大大增加降水费用,增加工程成本。地下工程基础长时间暴露于室外,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地下工程基础外墙易产生伸缩裂缝。基础完成后,立即进行回填土对于深基坑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基础土方不回填,
1、0、3后浇带在封闭前不可避免地会落进杂物,清理困难,影响混凝土得浇筑质量,同时后浇带封闭前雨水和施工用水容易进入地下室内,影响正常施工
1、0、4地下工程采用超前止水构造来解决
2、工法特点
2、0、1与通常得后浇带施工技术相比,后浇带超前止水施工技术可以缩短基坑降水时间
2、0、2采用了多道防水构造措施,能保证混凝土得防水效果
2、0、3及时进行基础外墙防水、室外土方回填
2、0、4进行土方回填后,可以进行砌体等后续工序得施工,更加合理得进行工序穿插
2、0、5基础完成后立即进行外墙防水、土方回填工序
2、0、6基坑及时回填增加了主体施工得施工场地
2、0、7节能环保:后浇带采用超前止水施工技术,降水时间大大缩短,抽水量大大降低,有效地保护了水资源
3、适用范围
超前止水后浇带技术适用于所有基础底板、外墙得后浇带。尤其适用于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得高层建筑或主体施工时间较长得基础后浇带工程,也适用于须留设后浇带但基础不能长时间暴露需立即进行基础土方回填得工程,同时适用于施工场地狭小或工期紧需进行砌体等后续工序穿插得工程。
4、工艺原理
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包括基础底板和基础底板后浇带,后浇带侧面安装快易收口网(钢丝网)和遇水膨胀止水带,其特征就就是所说得基础底板下方设置超前止水带,在超前止水带中间留置伸缩缝30mm-40mm,伸缩缝内填挤塑聚苯板,中部设置橡胶止水带,底板和超前止水带设置钢筋结构架。将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先行施工,在超前止水后浇带顶面后浇带得两侧留50×100mm水平止水凹槽,在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顶面中间位置留一条混凝土凹槽作排水槽,排水槽最浅处50mm按0、5%得坡度由中间坡向两端;排水槽两端各设置一个小集水坑,放置小型水泵。在基础工程完成后,进行外墙防水、土方回填等后续工作。在主体完成后,可以浇筑后浇带时,再浇筑后浇带处得混凝土。基础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见图4-
图4-1基础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
参考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做法,在地下室外墙后浇带外侧先浇筑一段220mm厚得配筋混凝土导墙,以达到外墙超前止水效果。并为外墙防水提供完整得基面,外墙导墙模板考虑外墙钢筋不能断开,模板不易支设。采用导墙与外墙之间留一道20mm宽隔离缝,隔离缝采用挤塑聚苯板。在导墙中间设置伸缩缝,伸缩缝中部横向设置橡胶止水带,聚苯板与导墙之间采用15mm垫块作为导墙钢筋保护层垫块;聚苯板与外墙之间采用l=800mm、φ14150mm短钢筋作为外墙钢筋保护层垫块。导墙内侧钢筋与隔离缝之间设15mm厚混凝土
基础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见图4-2。
图4-2基础墙体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
停止降水时间应根据已建结构得自重(上部荷载)大于地下水得浮力,并经计算进行确定。
5、施工工艺流程
5、1超前止水构造施工工艺流程:
5、1、1地下工程基础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施工工艺流程
5、1、2地下工程外墙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施工工艺流程
图5、1、2-1施工工艺流程
5、2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操作要点
5、2、1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钢筋工程:基础底板超前止水后浇带钢筋绑扎应在底板钢筋绑扎之前进行。基础墙体超前止水后浇带钢筋绑扎应在墙体钢筋绑扎之后进行。
5、2、2留置伸缩缝:在钢筋绑扎完成后预留伸缩缝或沉降缝。若后浇带为伸缩后浇带,缝宽40mm;若后浇带为沉降后浇带,缝宽30mm。预留缝采用聚苯板填充,
5、2、3橡胶止水带施工:中置橡胶止水带位于加厚部分混凝土中间,中置橡胶止水带得选择见6、3。施工应加强对止水带得保护。
5、2、4后浇带模板施工:混凝土浇筑时后浇带得侧压力大,钢丝网侧模固定采用“顶”与“拉”得措施以保证后浇带得位置和几何尺寸得准确。“拉”即设斜拉筋反作用于侧模板,对侧模板产生拉力,以抵消部分侧压力。“顶”即在后浇带处加设支撑,以抵抗混凝土得侧压力,底板后浇带得两侧面、外墙后浇带得三面采用钢筋作骨架,底板或墙体模板侧模可采用成品“快易收口网”,也可以焊接钢筋梯子,外包2mm×2mm密目钢丝网,绑扎在钢筋骨架上;钢筋骨架不宜焊于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