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管理成本控制体系构建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02
人力成本优化策略
01
成本控制基础框架
03
能源消耗管控体系
04
设施维护费用管理
05
物资采购成本控制
06
成本绩效评估系统
01
PART
成本控制基础框架
物业管理成本定义与构成
01
物业管理成本定义
指物业服务企业为业主提供各项服务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02
物业管理成本构成
包括人力资源成本、物资成本、能源成本、管理成本、税费等。
成本控制核心要素分析
明确成本控制的具体对象,如人员、物资、能耗等。
成本控制对象
采用预算控制、定额控制、标准成本控制等方法。
成本控制方法
建立成本控制流程,包括成本预算、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环节。
成本控制流程
阶段性控制目标设定
后期控制目标
在项目结束时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成本控制提供参考。
03
在日常物业管理过程中,根据预算和实际情况进行成本控制,确保成本不超支。
02
中期控制目标
前期控制目标
在项目接管验收前,制定物业服务成本预算,明确成本控制目标。
01
02
PART
人力成本优化策略
岗位配置效率提升方案
对物业管理处各岗位职责进行梳理和优化,消除重复和冗余的岗位设置。
梳理岗位职责
合理定岗定编
岗位轮换制度
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和管理需求,合理确定各岗位的编制和人员配置。
通过定期的岗位轮换,提高员工多技能能力,增加岗位灵活性和应对能力。
服务外包可行性评估
外包服务成本分析
对比自行服务与外包服务的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物料成本、管理成本等。
01
外包服务质量评估
对外包服务商的服务质量、专业水平和信誉度进行全面评估。
02
外包风险识别与应对
识别外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如服务质量下降、信息泄露等,并制定相应应对措施。
03
根据物业管理处的工作目标和职责,制定明确、可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
绩效考核指标制定
将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晋升、奖励等挂钩,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绩效与薪酬挂钩
建立有效的绩效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员工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帮助其改进和提升。
绩效反馈与改进
绩效激励机制设计
03
PART
能源消耗管控体系
智能化节能技术应用
物联网技术
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各能耗设备互联互通,实现能耗的精细化管理。
03
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实时监控能源消耗情况,发现能源浪费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
02
能源管理系统
楼宇自控系统
通过智能感应和调控技术,实现楼宇内照明、空调、电梯等设备的能耗监测与优化。
01
高能耗设备改造计划
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如LED灯,减少照明能耗。
照明设备改造
暖通空调系统改造
电梯节能改造
优化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采用节能型电梯,或优化电梯运行策略,降低电梯能耗。
分级能耗管理制度
能源消耗定额管理
制定各区域、各设备的能源消耗定额,明确能耗指标。
01
能源消耗计量与统计
建立能源消耗计量体系,定期统计能耗数据,为能耗管理提供依据。
02
能源消耗分析与评估
定期对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能耗管理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03
04
PART
设施维护费用管理
预防性维护周期规划
根据设施使用频率和寿命,制定定期检查计划,及时发现并修复潜在问题。
定期检查
针对不同类型的设施,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包括维护内容、方法和周期。
维护计划
制定明确的设施维护标准,确保维护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维护标准
供应商分级管理模式
长期合作
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设施维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3
根据评估结果,将供应商分为不同等级,对不同等级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合作策略和管理措施。
02
分级管理
供应商评估
对供应商的专业能力、服务质量、价格等进行全面评估,确定优质供应商。
01
应急维修预算控制
根据设施状况和维修历史,制定合理的维修预算,确保维修费用的可控性。
维修预算
维修费用审批
维修费用监控
建立严格的维修费用审批流程,确保每一笔维修费用都经过审批和记录。
对维修费用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维修费用的合理性。
05
PART
物资采购成本控制
定期评估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评估方法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供应商合作级别,淘汰不合格供应商。
评估结果应用
01
02
03
04
供货质量、交货期、价格、售后服务等。
评估内容
评估过程及结果严格保密,防止供应商串通作弊。
保密措施
供应商动态评估机制
库存周转率优化策略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需求预测准确性。
精准预测需求
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制度,降低库存成本。
库存管理制度
实时监控库存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库存异常。
库存信息监控
根据市场需求和库存状况,合理调整库存结构。
库存结构调整
谈判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