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S动机模式在数学深度阅读中的养成研究
【摘要】近几年阅读普遍受关注,不仅是语文,所有的学科都要考验学生的阅读水平。在数学教学中,数学阅读常常被忽视,本文从ARDS动机模式建构数学深度阅读的框架,依次从“A”(Attention)注意力、“R”(Reference)切身性、“C”(Confidence)自信心及“S”(Satisfaction)满意感这四个方面实践各种养成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ARCS动机模式深度阅读学习方式养成策略
一、思考:疫情下“被忽视”的学习方式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各个学校纷纷组织学生在家自学,努力做到“停课不停学”,其中,观看微课、直播等在线学习成了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甚至成了一些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他们似乎忘了还有一种自学的方式——自主阅读书本,其实,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它比其他自学方式更胜一筹。因为它更具操作性、长远性、思考性和创造性。首先,书本及其他材料容易获得,家长要上班,或许不能为孩子提供网上学习的设备和平臺,抑或是无人监督,孩子会利用网络从事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那么在家自主阅读课本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其次,自主阅读书本,是我们终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最后,自主阅读,能给学生提供更长的思考时间,使其产生一些新想法、发现一些新问题,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产生。那是不是只要自主阅读就可以了呢?显然不是,也不现实。教师可以配合其他学习方式一起使用,这样才能得到最佳效果。既然数学阅读有那么多的优势,为什么在教师平时教学或是疫情期间容易被忽视呢?
二、调查:数学阅读的现状和困境
基于教师、家长的苦恼都源于孩子网课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而数学阅读学习又是一种更优化的自学方式,可为什么在我们的平时教学或是疫情期间容易被忽视呢?笔者随机对本校数学教师和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在线访谈,发现以下两种现状。
现状1:教师不重视
不少教师反映,开展线上数学阅读学习没有什么效果,担心学生学不好,还要重新教一遍,有点浪费时间。
1.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认为阅读是文科的事,数学的阅读就是读题目,对网课学习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2.教师缺少指导的方法
教师缺少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方法和策略也是网上教学数学阅读不能经常开展的重要原因。
教师问卷部分内容和统计:
1.在线上教学中会组织学生阅读数学书吗?
A.经常?????B.偶尔?????C.从来不会
2.在线上教学中,你会经常选择以下哪种方式组织学生阅读呢?
A.整体阅读?????B.片段阅读
3.在指导学生数学阅读方面,你有哪些好方法?
现状2:学生很迷茫
有很多学生在网络授课期间阅读数学书时,就是简单地把书浏览一遍,有时看完后甚至不知道书本在讲些什么,抑或是简单地摄取,参与性、思考性很低。
1.缺少阅读方法
学生认为在网课期间阅读数学书时,只要画一画关键句和重点知识,缺少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2.过分依赖教师
有不少学生反映网络授课中,数学知识老师都会教,所以不需要看书。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学生的数学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方法指引和启发点拨。如果教师在学生数学阅读中袖手旁观,做甩手掌柜,那么,学生的数学阅读就容易走马观花,演变成简单浏览。因此,针对学生的依赖心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指导时,应掌握一定的度,不宜过多干涉,只需适时引导。
三、建构:数学深度阅读的框架
深度阅读是指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在完成对学科文本语言的准确的认读基础上,能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思考、理解,以及能对文本个性化地、合理地理解、质疑、评价。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认为教师不妨从三个层次建构数学深度阅读的框架。
(一)细读文本,理解知识
在数学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每一句话,要对1个概念、1个公式、1个定理、1个图形、1个例题、1种思想、1种方法进行反复阅读,反复揣摩,直到能理解文本传递出的知识,这是深度阅读的基础。
(二)思考过程,探寻途径
数学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显然是不够的,要达到深度阅读,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每一个知识产生的过程,了解知识产生的途径,这是深度阅读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提出猜想、查询数学家发现这一知识所经历的过程。
(三)跳出框架,提出想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跳出书本的知识框架,试图去思考有什么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有什么独到的见解;看到这些知识,还能让自己联想到什么知识;会提出什么猜想,并尝试去验证。这是深度阅读助力的高度,也是创新思维产生的重要途径。
四、实践:从ARDS动机模式践行深度阅读的养成策略
学生的数学阅读离不开教师的方法指引和启发点拨。如果教师在学生数学阅读中袖手旁观,做甩手掌柜,那么学生的数学阅读就容易走马观花式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