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扁形动物门讲课.ppt
文件大小:10.03 MB
总页数:5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4.8千字
文档摘要

二.吸虫纲(Trematoda)营寄生生活,主要寄生在软体动物、变温脊椎动物等的体表或腔隙。适应寄生生活的特点:体表无纤毛;消化系统趋于退化;神经系统不发达,感觉器官消失;出现了附着器官;生殖系统发达,生活史复杂。第31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代表种类:华枝睾吸虫1.外部形态身体柔软扁平,具口吸盘,虫体前端腹面1/3处有一腹吸盘。生活时呈肉红色,固定后灰白色,体内器官隐约可见,虫体后1/3处有2个前后排列的树枝状睾丸。口位于身体的前端,生殖孔位于身体的腹中线上。第32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内部结构1)体壁:体表无纤毛。表皮:大细胞细胞质延伸、融合形成的合胞体结构。大细胞本体下移到实质组织中,有突起与表面的细胞质层相连。皮层基部为基膜,基膜内表面为环肌、纵肌。第33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消化消化系统包括口、咽、食道、肠,没有肛门。体壁的皮层。第34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呼吸与排泄系统无专门的呼吸器官。体表:外寄生以及内寄生种类的营自由生活的幼虫阶段。厌氧呼吸:内寄生种类。原肾管型:身体两侧的纵排泄管汇合形成排泄囊,通过公共的排泄孔排到体外。第35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生殖系统绝大多数种类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雄性生殖器官:精巢、输精小管、输精管、储精囊及雄性生殖孔。雌性生殖器官:卵巢、输卵管、成卵腔、子宫、雌性生殖孔、受精囊、劳氏管、卵黄腺、卵黄管、总卵黄管及梅氏腺。第36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7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成虫→受精卵(内含毛蚴)→第一中间寄主(沼螺)→胞蚴→雷蚴(淋巴间隙)→尾蚴(肝间隙)→逸出,第二中间寄主(鲤科鱼类)→囊蚴(肌肉)→误食,进入十二指肠→肝胆管→成虫3.生活史第38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吸虫纲分类单殖亚纲体外寄生,个体较小,无口吸盘,体后有发达的附着器官;排泄孔一对,开口于体前端;生活史简单,不更换寄主;直接发育。如三代虫、指环虫。三代虫:寄生在鱼及两栖类的鳃及皮肤上。雌雄同体,卵胎生,在成体的子宫内有子代胚胎,在子代胚胎中又有小胚胎,已经开始孕育着下一代胎儿。第39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盾腹亚纲吸盘很大,几乎占据身体的整个腹面;排泄孔一个,身体后端;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寄生于软体动物、爬行类、鱼类体内。如盾腹虫。复殖亚纲体内寄生,个体较大,吸盘1个或2个;排泄孔一个,身体后端;生活史复杂,需2个以上寄主,有世代交替;幼虫寄主为软体动物,成虫寄主为脊椎动物和人。如日本血吸虫、肝片吸虫、布氏姜片虫第40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a)第41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始无色鞭毛虫原生动物原始多细胞动物吞噬虫浮浪幼虫式祖先多孔动物原始三胚层动物腔肠动物原口动物后口动物第2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扁形动物PlatyhelmithesPlaty:前缀,“扁平”helmithes:蠕虫类蠕虫类几类动物的统称,包括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纽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共同特征:两侧对称,没有真正的附肢,发达的皮肤肌肉囊包裹全身。但不是同一起源,而是差异显著和高度特化的若干动物群。第3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进化地位:开始形成两侧对称的体制,出现了三胚层和器官系统,是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新的阶段。第5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一.身体扁平,两侧对称(bilateralsymmetry)定义: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一个切面能把身体分成左右相等的两个部分。两侧对称的体制使动物体分化出前后端、左右侧和背腹面,同时身体各部分功能也出现分化。头部:神经和感觉器官向前端的头部集中;背面:具有保护作用;腹面:承担运动和摄食的功能。第6页,共5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意义:促进了动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分化;被动摄食演变为主动摄食;使动物的运动由不定向趋于定向,对外界环境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