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种树属于针叶树?()
A.杨树B.松树C.柳树
2.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是()
A.雷击B.人为火源C.自燃
3.造林时苗木最适宜的种植深度是()
A.与原土痕平齐B.高于原土痕C.低于原土痕
4.以下不属于森林三大效益的是()
A.经济效益B.旅游效益C.生态效益
5.防治松毛虫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是()
A.喷洒农药B.释放赤眼蜂C.人工捕捉
6.森林资源清查的主要方法是()
A.抽样调查B.全面调查C.典型调查
7.以下哪种土壤更适合大多数树木生长()
A.酸性土B.碱性土C.中性土
8.树木修剪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冬季
9.速生丰产林的关键指标是()
A.生长速度B.木材质量C.林分密度
10.我国植树节是()
A.3月12日B.4月5日C.5月4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阔叶树的有()
A.樟树B.桦树C.柏树D.槐树
2.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
A.保持水土B.净化空气C.提供木材D.调节气候
3.造林整地的方式有()
A.全面整地B.带状整地C.块状整地D.穴状整地
4.常见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法有()
A.物理防治B.化学防治C.生物防治D.营林防治
5.森林资源包括()
A.林地B.林木C.野生植物D.动物
6.林业生产中常用的肥料有()
A.有机肥B.氮肥C.磷肥D.钾肥
7.影响树木生长的环境因素有()
A.光照B.温度C.水分D.土壤
8.森林采伐方式有()
A.皆伐B.择伐C.渐伐D.间伐
9.以下属于经济林树种的是()
A.核桃B.油茶C.银杏D.杨树
10.林业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A.造林规划B.森林经营规划C.采伐规划D.基础设施规划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森林只具有生态效益,没有经济效益。()
2.所有树木都适合在春季造林。()
3.森林病虫害只能用化学农药防治。()
4.林地就是有树木生长的土地。()
5.树木的修剪只会影响美观,对生长没有作用。()
6.人工林比天然林更容易遭受病虫害。()
7.森林火灾一旦发生就无法控制。()
8.速生树种一定能培育出优质木材。()
9.保护野生植物对维护生态平衡意义不大。()
10.林业生产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森林的生态效益。
答:森林能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调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
2.造林前为什么要进行整地?
答:改善土壤物理性质,提高土壤通气性与透水性;清除杂草和杂物,减少病虫害;蓄水保墒,为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
3.简述生物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优点。
答:不污染环境,避免化学农药残留危害;对有益生物影响小,利于维护生态平衡;能长期控制病虫害种群数量,且不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4.简述森林抚育的目的。
答: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木材质量和产量;增强森林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维护森林健康。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如何在林业生产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合理规划森林采伐量,确保森林资源的再生;采用科学的造林和营林技术,提高森林质量;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林业产业,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2.谈谈森林对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及意义。
答: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调节局部气候,降低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稳定碳汇,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支撑,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稳定。
3.讨论林业科技创新对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答:能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如新型造林技术、高效采伐设备;有助于森林资源保护,如病虫害精准监测与防治技术;推动林业产业升级,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4.如何加强公众对林业保护的意识?
答:开展林业科普宣传活动,如举办讲座、展览;利用媒体平台传播林业知识和保护成果;鼓励公众参与植树造林、森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