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林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课件 项目九 果树细菌性病害.pptx
文件大小:9.07 MB
总页数:2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2.63千字
文档摘要

果树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果树细菌病害是指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果树病害。重要的果树细菌性病害有梨火疫病、(桃、李、杏、樱桃)细菌性穿孔病、根癌病,病状为坏死、腐烂和畸形,病症为脓状物。生产上在果树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方法、防治用药上有误区,盲目用药、用错药剂的情况时有发生。

梨火疫病01

梨火疫病1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新疆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光热资源、特色林果品种资源丰富、独特的气候环境,是我国特有的林果业生产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明显,尤其是库尔勒的香梨享誉国内外。现保有面积7万hm2,年总产量110万t左右。梨火疫病现在是全世界最重要的果树病害之一,对蔷薇科植物极具破坏性的细菌性病害,在我国属检疫性病害。此病难以治愈,对新疆特色林果业生产上构成了严重威胁。

梨火疫病1梨火疫病的历史和分布发现时间地点1780年美国东北部1901年加利福尼亚1903年日本1957年英国1966年荷兰1968年丹麦1971年德国1972年法国…….2016年中国2016年6月伊犁职业技术学院陈卫民教授在伊犁地区发现了类似梨火疫病的症状,目前该病害在新疆各主要果树种植区都有发生和危害,以库尔勒地区的香梨和伊犁的苹果上危害尤为严重。2017年香梨树的田间发病率在30%左右,严重的地块达90%以上。2021年普遍发病率超过50%。

梨火疫病1病害田间症状梨火疫病主要危害香梨、杜梨、山楂、苹果、杏等,田间症状可以在地上部分的所有组织上都有表现,包括花器、果实、嫩枝、新稍、侧枝及其主枝和主干。多发生在小树或树势极度衰弱的大枝上,病变蔓延迅速,呈水渍状或形状不规则,无明显边缘,整枝干枯,远看似“火烧状”,得名梨火疫病。

梨火疫病1梨火疫病造成大量新梢枯死

梨火疫病1花簇和嫩枝发病开花期病害的症状主要出现在花瓣脱落后的1-2周内,花托、子房以及花梗先表现出灰绿色或褐色水渍状,然后感病组织呈黑褐色坏死,相似的症状往往向周围的花簇和幼果扩展。图1花簇和嫩枝症状(左:山楂,右:香梨)

梨火疫病1果实发病先在幼果表面形成褐色或黑色水渍状坏死斑,病斑快速扩展到整个幼果,致使整个果实变为黑褐色坏死,严重时整个幼果簇大部分果实都能被感染,幼果变黑,干枯萎缩死亡,无法正常结实,造成整个结果枝成为空枝或只有1-2个果实挂在枝头。图2幼果发病症状(左:山楂,右:苹果)

梨火疫病1叶片症状叶片感染后,初期常在叶片的叶柄部位出现黑褐色水渍状坏死,症状沿叶片主脉扩展,造成主脉变褐坏死,随后大的支脉褪绿变黄,呈黄色网纹状。叶片感染也会在叶片上出现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型的坏死斑。图3叶片发病症状(左:香梨,右:山楂)

梨火疫病1新稍发病新稍的症状与花器症状相似,但发展速度比花器更快,新稍顶端常出现急剧萎蔫枯死,枯死后的新稍顶端下垂或弯曲,呈“牧羊鞭”状,新稍顶端的叶片沿主叶脉或大的支脉变为褐色或黑色,直至干枯死亡;湿度大时,发病的枝条上常出现初为白色,后变为琥珀色的菌脓溢出。图4新稍发病症状(左-右:香梨,山楂,发病后出现的菌脓,大量新稍枯死)

梨火疫病1枝干发病主干感染多出现在树干的基部嫁接点附近或侧枝上菌脓流出后被雨水淋下后的部位,主干的发病症状与侧枝相似,也表现为树皮开裂呈水渍状,严重时导致整株果树死亡,发病严重的果园死亡率达10%-20%。

梨火疫病1病原物目前与梨火疫病相关的病菌有两种:亚洲梨火疫病菌(Erwiniapyrifoliae)和梨火疫病菌(E.amylovora),而导致库尔勒香梨发病的是梨火疫病菌。引自:郭书普,果树病虫害防治彩色图鉴,2010

梨火疫病1发病规律(引自:Johnson,K.B.,Fireblightofappleandpear2002?)

梨火疫病1萌芽期的防治12345严格执行隔离检疫,禁止疫区苗木调运;合理水肥,增强树势;剪除并焚毁发病枝条,进行清园;萌芽期可喷施铜制剂进行保护,如氢氧化铜、波尔多液、噻菌铜,可在梨树表面形成一道屏障,有效阻止病菌入侵;发病较轻或疫区无病的果园还可采用微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和预防,如多黏类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海洋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井岗·多黏菌可湿性粉剂、解淀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

细菌性穿孔病02

细菌性穿孔病2叶片症状初期,背面靠近叶脉处出现零星的淡褐色水渍状斑点,随着病害发展,斑点扩大,数量增多,颜色逐渐加深,变成红褐色,深褐色甚至黑褐色,病斑周围可见水渍状淡黄色晕环;病斑部分失去营养,逐渐干枯、碎裂﹑掉落,形成一个个圆形或不规则小孔;几个病斑也会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大的不规则病斑,病斑脱落后形成大的穿孔。图3叶片发病症状(左:香梨,右:山楂)

细菌性穿孔病2果实症状在表面出现褐色水渍状小点,并逐渐形成深褐色凹陷病斑。部分果实病斑开裂,流出黄色菌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