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PAGE1
园艺技术专业群模块化教学改革项目建设用户需求书
项目概况
建设背景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与产教融合的密集政策部署,为园艺技术专业群模块化教学的构建与实施提供了系统性指引。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要求,明确了园艺技术专业群模块化教学需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根基,在顶层设计上构建与园艺产业技术升级同步的课程模块体系,使课程内容直接呼应园艺产业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关于遴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通知》中强调,教师团队需探索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资源建设等,为模块化教学的数字化转型指明方向,推动传统园艺教学向“数字+实践”融合模式升级,同时需紧密对接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与企业合作共建动态数据资源池,参与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产业学院建设等,凸显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与产教融合的重要性。。
2023年《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构建的“政行企校协同”机制,为园艺技术专业群模块化教学提供了多方联动的实施平台,通过整合政府政策扶持、行业标准制定、企业岗位需求与学校教学资源,开发符合区域园艺产业特色的模块化课程。2024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及“新双高计划”进一步强化了模块化教学的动态性与战略性,前者要求建立的“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机制”,促使园艺专业群需根据新兴领域的人才缺口,实时调整模块课程的设置与内容,则明确园艺技术专业群建设需以“数字赋能”为核心,在模块化教学中突出前沿技能培养,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园艺技术专业群模块化教学的推进需紧扣“对接产业升级、强化产教协同、融入数字技术”三大主线,在政策支持下构建“动态课程模块开发—校企联合资源建设—数字化教学场景应用”的立体化培养体系,将使教学内容既能精准匹配园艺产业从传统种植向智慧化、集约化转型的技术需求,又能通过政行企校协同机制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最终形成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园艺技术专业群模块化建设紧跟政策需求,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建设目标
项目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战略为引领,深度对接《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与新一轮“双高计划”要求,动态对接《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岗位标准,立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战略与产业数字化升级的双重背景,以AI技术为引擎、产教融合为路径、模块化重构为抓手,致力于构建具有前瞻性与实践性的园艺技术专业群教学体系改革。
通过系统性整合产业动态数据与教育供给要素,将构建AI驱动的“产业需求-岗位标准-课程内容”数字化映射机制作为核心突破点,依托数据采集工具,动态抓取全国规上企业及XX省园艺产业超10万条岗位需求数据,结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解析岗位描述中的技能高频词、薪资分布特征及区域紧缺度指标,绘制全产业链的岗位能力图谱,并搭建可视化岗位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产业人才需求热力分布、技能图谱演化趋势的实时监测,为专业群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提供动态数据支撑。
在打破传统学科壁垒的基础上,项目深度融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4年)》的规范要求与实时产业技术标准,重构可动态更新的专业模块化体系。通过AI算法建立课程模块间的关联矩阵,形成“能力靶向-内容载体-输出标准”三位一体的模块化单元设计范式,支持教师根据新兴技术场景灵活重组教学内容。同时,创新设置“产业需求雷达站”机制,由专职联络员对接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按月更新技术升级信息与岗位技能迭代方向。
为保障教学改革落地实施,项目通过“线上数字研训平台+线下主题工作坊”的混合模式推动教师能力数字化转型。线上开发涵盖课程重构、AI辅助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的阶梯式微课资源库,配套智能化学习路径推荐与成果批阅系统;线下组织“体系重构、AI赋能、课程思政”三大主题工作坊,引导教师深度参与岗位能力矩阵转化、企业真实案例嵌入、课程思政图谱设计等实战任务,系统性培养教师产教融合认知水平与模块化教学设计能力,打造兼具产业洞察力与教学创新力的双师型团队。
该项目目标旨在以数据驱动、能力导向、动态迭代为特征,通过技术赋能、机制创新与生态重构,系统解决传统职业教育中产业适配滞后、课程固化僵化、教师能力脱节等痛点。
整体思路
任务一:专业群岗位能力图谱建设
利用AI技术赋能产业人才需求和专业建设匹配研究,开展新兴产业研究、产业(链)信息、岗位需求、信息采集、岗位识别、岗位紧缺度、岗位画像和产业人才贯通培养计算,开展专业岗位群匹配、职业与岗位匹配度、专业群设置与产业契合度计算等。通过AI技术生成岗位技能图谱、职业标准、岗位工作职责与任务信息,明确各专业群的职业岗位与能力要求,绘制岗位能力图谱,搭建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