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工破膜有风险操作及注意事项2025.pdf
文件大小:893.47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1.55千字
文档摘要

人工破膜有风险操作及注意事项2025

人工破膜是自然分娩中常见的引产手术,通过人工干的方式,用小小的

钩针将宫口处的羊膜给撕破。

在顺产时孕妈宫缩乏力时,通过人工破膜能够促进宫缩,加快胎头下降的

速度,缩短分娩的时间。

胎膜的生理功能足月时,羊膜是一层坚韧且柔韧的膜,这种最内层

的无血管胎膜分泌和吸收羊水,在人类妊娠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羊膜

提供了胎膜几乎所有的拉伸强度。羊膜上皮可合成血管活性肽、前列腺素

等,进入绒毛膜表面,促进子宫颈成熟及子宫的收缩。

人工破膜(ARM)的临床应用

I诱发宫缩——引产

子宫颈条件不成熟,子宫颈Bishop评分<6分时,单纯ARM不仅引产

成功率低,而且无法测分娩发动的时间,加上破膜至临产分娩时间过长

可能引发感染,故不推荐单独使用ARM促子宫颈成熟,多是在药物、机

械促子宫颈成熟的基础上加用ARMo子宫颈条件成熟,子宫颈Bishop

评分27分时,可ARM联合缩宫素引产。

ARM引产应用指征:

(1)具备阴道试产引产(IOL)的条件。

(2)子宫颈Bishop评分27分。

相对禁忌证:

(1)胎头未入盆。

(2)胎头未紧贴子宫颈。

ARM更多的是运用于采用药物或机械引产方式诱发规律宫缩之后。如子

宫颈Bishop评分<6分,放置球囊导管引产,12h后取出球囊,ARM后

推荐立即静滴缩宫素;如果球囊促子宫颈成熟无效或效果不明显,无法行

ARM时,可序贯使用地诺前列酮药物促子宫颈成熟,或者24h后再次放

置子宫颈球囊。目前我国有学者认为,ARM后应观察30?60min,宫缩

无加强再使用小剂量的缩宫素。

I缩短产程——催产

(1)不主张产程中常规行ARM:2020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

学组和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正常分娩临床实践指南》已

明确规定,不主张产程中常规行ARMo

(2)不提倡潜伏期行ARM,推荐活跃期行ARM:足月妊娠时,与宫口

直接接触的绒毛膜会减少释放能够降解前列腺素的前列腺素脱氢酶

(PDH),使得羊膜中的前列腺素与子宫颈接触,促进子宫颈成熟和缩

短。如果早期ARM,这些前列腺素对子宫颈的影响会消失。同时宫腔内

环境过早暴露于外界,会增加绒毛膜羊膜炎的风险。因此,不推荐潜伏期

行ARMo

进入活跃期后ARM,一般指宫口25cm时破膜。若ARM后出现协调性

宫缩乏力时,可使用缩宫素促进产程进展。ARM术联合静脉滴注缩宫素

的方法可以缩短从引产到分娩的时间。宫口开全后胎膜仍未破裂,影响胎

头下降,可在宫缩间歇期行arm,有利于胎头下降及手转胎头。

I调整胎方位(ARM+手转胎头术)

胎方位异常的孕妇,进入第二产程后,或者宫口近开全,当胎头双顶径达

坐骨棘平面或更低时,ARM后手指或手掌旋转胎方位是主要的纠正胎方

位的措施。

I双胎阴道分娩的ARM

不建议在第一产程行ARMo在我们临床工作中,两胎儿分娩的间隔时间

5?lOmin为宜。第一胎儿娩出后,迅速固定第二胎儿为纵产式,若足先

露,可经松弛的子宫颈口隔着羊膜囊抓住第二胎儿的足踝,牵引至阴道口,

宫缩间歇期ARM后行臀助产或臀牵引术;若第二胎儿头先露,可由助手

在腹部轻轻下推宫底,胎头入盆后于宫缩间歇期行ARM娩出胎儿。第一

胎儿娩出后,根据宫缩情况适时静滴缩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