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控温孔型轧制中锰钢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研究.pdf
文件大小:8.92 MB
总页数:7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9.87万字
文档摘要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对环境

污染和能源消耗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亟需先进高强度汽车用钢的开

发,从而实现汽车轻量化和节能减排的目标。而中锰钢具有可充分调控亚稳奥氏体层

错能及稳定性的特性,借助诱发TRIP/TWIP效应或高密度可移动位错滑移机制能显著

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因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不同碳含量的中锰钢

(质量百分比为Fe-10Mn-0.4/0.5C-2Al-0.7V)为研究对象,基于动态再结晶理论,通过

大塑性变形(孔型轧制)技术对其分别进行中温(Fe-10Mn-0.5C-2Al-0.7V)和高温(Fe-

10Mn-0.4C-2Al-0.7V)孔型轧制。后续,结合液氮冷却和临界退火的热处理工艺,来

调控中锰钢的组织形貌,以期获得不同含量以及稳定性的亚稳奥氏体。较为系统的研

究了轧制温度和热处理工艺对中锰钢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

(1)中温(550/600/650℃)孔型轧制Fe-10Mn-0.5C-2Al-0.7V中锰钢和高温

(800/900/1000℃)孔型轧制Fe-10Mn-0.4C-2Al-0.7V中锰钢是获得超细组织、提高强

度和延伸率的有效途径。首先,提高轧制温度,由于动态再结晶现象显著发生,导致

中锰钢中粗大纤维状奥氏体(CFG)比例降低,细小等轴状奥氏体(UFG)含量增多。

其次,中温轧制中锰钢拉伸曲线的屈服应力平台可通过显著的TRIP效应而提前终止。

而高温轧制的中锰钢,由于碳含量降低导致奥氏体稳定性下降。并且奥氏体面积随轧

制温度升高而减小,从而导致在800/900℃轧制的试样有一定比例的粗大奥氏体组织

发生了马氏体相变并使拉伸曲线呈现连续屈服行为。最后,中锰钢中亚稳态的奥氏体

在冲击试验中表现出,CFG晶粒可以有效的诱导冲击过程中的裂纹偏转和裂纹分叉,

从而导致冲击吸收功,随轧制温度升高而降低。

(2)利用合金元素的偏析行为,通过对1000℃孔型轧制的中锰钢进行液氮冷却

和临界退火处理(600/650/700℃),成功在中锰钢中构建了呈现交替层状分布的双相

组织。随着退火温度升高,由于逆转变奥氏体的形核和长大,导致铁素体晶粒细化和

奥氏体含量升高。结果显示,在650℃进行退火的试样,具有适当的铁奥双相比例和奥

氏体稳定性,通过分层增韧和TRIP效应导致的超长屈服平台以及明显的加工硬化现象,

获得了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其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1210MPa和25.9%,强塑积

可达35.7GPa·%。

关键字:中锰钢;孔型轧制;力学性能;临界退火;亚稳奥氏体

I

控温孔型轧制中锰钢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研究

II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Inrecentyears,withtherapidincreaseofcarownership,itnotonlybringsconvenience

topeopletotravel,butalsobringsaseriesofproblemsabout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

energyconsumption.Inordertosolvethisproblem,itisanurgentneedforthedevelopment

ofadvancedhigh-strengthautomotivesteel,soastoachievethegoalofautomobile

lightweight,aswellasenergysavingandemissionreduction.However,mediummanganese

steelhas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