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西红柿各阶段种植管理技术的科学规范化探讨
新时期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设施大棚种植果蔬应市场需求也得到长足发展。在这种大趋势下,西红柿的大棚种植实现了四季充足供应。为了提高西红柿种植投入和产出比,实现效益最大化,应不断改进和提高种植技术,科学规范生产流程。本文对选种、育苗和大棚生长期等方面展开分析,希望对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一、品种选择与育苗
1、品种选择
设施大棚西红柿的选种首先要结合区域气候特点和本地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产量高、抗病强、质量优的品种,以此提高种植效益。具体应具备特点为高产性、抗病能力、耐低温能力、外形饱满度、色泽好、口感佳。桃红、雪花、忠旺333都是比较受欢迎的种植品种,具体种植可根据市场需求以及自身条件自由选用。
2、育苗
(1)育苗时间
温室育苗通常在每年的3月中上旬进行。
(2)营养土配置
将田园土和有机农家肥按1∶1比例混合,同时每立方米营养土加入0.5kg尿素,1.5kg二胺。
(3)种子催芽
将种子浸泡在水温25-30℃温水中6-8小时,捞出后置于25-30℃室内,2-3天便可出芽。
(4)播种
将催芽的种子均匀播在畦内,并保证覆土薄厚一致,厚度在0.5cm左右。在播种后应控制好棚内温度。标准为:白天,出苗前25-28℃,出苗后18-22℃。夜晚,出苗前16-18℃,出苗后14-28℃。
(5)炼苗
成苗前7-10天炼苗,适当通风,棚内与外界温度一致,少浇水,保证植株不萎蔫。苗龄45-50天,茎粗约0.5cm,株高12-16cm,根系发达,达到壮苗标准。
(6)光照
光照最佳时间为15小时左右,如光照不足,可安装补光灯或悬挂反光幕等延长光照时间。
二、定植密度与植株调整
1、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的精准控制对植株生长和果实品质有较大影响。通常早熟品种株行距为30×50cm,中晚熟则为35×60cm,在定植工作完成后,需及时进行浇水和地膜覆盖。
2、植株调整
(1)吊秧
为避免倒秧问题出现,在植株高度达到25cm时,要及时对植株进行吊秧。依照西红柿行距,南北走向拉12号铁丝,铁丝上依照株距竖直拴绳,下端系于番茄茎基部,随株高增长将番茄绑在吊绳上。
(2)绑蔓
应选择“8”字形的结绳方法,西红柿的茎与竹竿分别位于“8”字的2个圆环中,为确保西红柿茎的加粗生长,绑茎的环不能勒太紧。
(3)整枝
①单干整枝法。每株只留1个主干,将植株5cm以上侧枝全部剪除,主干留有一定果穗时摘心,此方法适于密植,前期产量提高,总产好。
②双干整枝法。以单干整枝为基础,除主枝再留第1花序下1个侧枝,为第2主干结果枝,其余侧枝全部剪除。
③改良单干整枝法。主干单干整枝同时,保留第1花序下第1侧枝,侧枝结1-2穗果后留2片叶摘心。综合单干整枝与双干整枝优势,利于早熟高产。保留主茎第1花序下侧枝,其余下部侧枝全部剪除,适当摘除植株过密枝条。
(4)打杈
进行西红柿侧枝处理为打杈,植株可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西红柿定植缓苗后,促进根系生长,最初打杈时期在侧枝6-7cm时打杈,制造养分、增加叶面积,之后的整枝打杈侧枝在1-2cm时去掉,以防养分消耗过多。
①打杈在晴天进行。利于伤口愈合,阴雨天气伤口易腐烂,易感染。
②第1花序下侧枝及其他侧枝不过早打掉。留1-2片叶制造养分。
③浇水1-2天内不整枝打杈。植株含水量高,整枝打杈伤口不易愈合。
④推杈与抹杈2种方法。减少与茎蔓接触,切忌用指甲掐断枝杈。
⑤预防病害。染病植株单独整枝,以防人为传播病害。
(5)摘心
果穗一定数目时,果穗上方留有2片叶,主茎上嫩梢摘掉。
(6)去老叶
番茄生长后期,将密生叶、病叶、黄叶摘去,然后深埋或烧毁。
三、花期管理与授粉
1、花期管理
在西红柿的花期管理工作中,侧重于蔬花保果和施肥灌溉方面。每穗留4-5朵花。尽早疏果,对于较大型的西红柿品种,要求每穗保留4-5个果,中小型品种每穗可留6-10个果。喷施防落素25mg/L,可有效减少落果现象发生,并及早去除畸形果和腐烂果,保留每株生长状态良好的20-30个果,去除其他无用花果;追肥时机选在首穗果长势良好时,具体方法为每亩20kg尿素、25kg硫酸钾、10kg二铵混合追肥。当第2穗果长势良好时,可进行二次追肥,此次追肥可采用水肥同施方法,每亩施用20kg硫酸钾、10kg尿素溶入灌溉水中,同步进行追肥与灌溉。
2、授粉
(1)熊蜂授粉
①引入时间。可选在棚内花开达到20%-30%时,将蜂箱移至大棚中进行授粉。
②蜂箱投放密度。每1-2亩生产面积放置1个蜂箱,3亩及以上生产面积放置多个蜂箱,均匀放置确保授粉均匀。
③蜂箱放置。蜂箱放于温室遮阳处,或蜂箱上加盖木板、纸板等,以防温度过高。蜂箱离地40cm,出入口水平放置,并将糖水盒盖打开。静置30-60分钟,待熊蜂稳定,打开蜂箱出入口。
④环境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