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专项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顶板初次垮落前,采煤工作面支护阻力应()。
A.小B.大C.不变
2.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小于()m为不稳定顶板。
A.8B.15C.20
3.周期来压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A.压力减小B.顶板下沉速度加快C.顶板无变化
4.采煤工作面合理的支护方式应是()。
A.支撑式B.掩护式C.根据顶板情况选择
5.坚硬顶板初次来压步距一般()。
A.较小B.较大C.不确定
6.采空区顶板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
A.全部垮落法B.煤柱支撑法C.缓慢下沉法
7.预防顶板事故的关键是()。
A.加强支护B.加快推进速度C.少割煤
8.顶板破碎时,采煤机割煤应采取()。
A.高速割煤B.低速割煤C.正常速度割煤
9.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初撑力应达到规定值的()以上。
A.80%B.70%C.60%
10.煤壁“挂红”“挂汗”等是()的预兆。
A.顶板来压B.透水C.瓦斯突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顶板事故的类型有()。
A.漏垮型B.推垮型C.压垮型
2.影响顶板稳定性的因素有()。
A.岩石性质B.地质构造C.开采深度
3.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内容包括()。
A.支护B.顶板监测C.采空区处理
4.预防冒顶事故的措施有()。
A.合理布置巷道B.加强支护质量C.加快回采速度
5.初次来压的特点有()。
A.顶板下沉速度急剧增加B.支架载荷突增C.顶板破碎
6.周期来压的特点包括()。
A.有明显的来压显现B.来压间隔时间相对稳定C.对工作面影响小
7.液压支架的主要作用有()。
A.支撑顶板B.隔离采空区C.推移输送机
8.锚杆支护的优点有()。
A.成本低B.支护效果好C.施工速度快
9.采空区处理方法有()。
A.全部垮落法B.充填法C.煤柱支撑法
10.顶板监测的内容有()。
A.顶板下沉量B.支柱载荷C.顶板破碎情况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顶板压力只与采高有关。()
2.直接顶就是煤层上面的第一层岩石。()
3.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越快,顶板压力越小。()
4.液压支架的工作阻力越大越好。()
5.锚杆支护可以完全替代架棚支护。()
6.周期来压的步距是固定不变的。()
7.采空区顶板冒落高度越大,对工作面影响越小。()
8.工作面过断层时,顶板管理难度增大。()
9.初次来压时,顶板下沉速度比周期来压时慢。()
10.加强顶板监测能有效预防顶板事故。()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顶板事故的主要原因。
答:地质构造影响,如断层等;支护不合理,强度不足等;开采工艺不当,推进速度不合理等;对顶板监测不力,未及时发现隐患。
2.液压支架初撑力不足有什么危害?
答:初撑力不足,顶板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支撑,易导致顶板下沉、离层、破碎,增加冒顶风险,影响支架稳定性,降低对顶板的支护效果。
3.采煤工作面过老巷时应采取哪些顶板管理措施?
答:提前对老巷进行修复加固,加强支护;放慢推进速度;根据老巷情况调整支护方式,如加密支柱等;加强顶板监测。
4.简述锚杆支护的原理。
答:锚杆通过锚入围岩,将锚杆、托盘与围岩形成一个整体,提高围岩的自承能力,悬吊破碎岩石,防止岩石垮落,起到加固围岩、维护巷道稳定的作用。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如何提高采煤工作面顶板支护质量?
答:要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和参数,确保支护强度;加强支护设备管理与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提高施工人员操作技能与质量意识;严格执行支护质量检查制度,及时整改问题。
2.分析顶板事故预防中监测技术的重要性。
答:监测技术能实时获取顶板动态信息,如下沉量、压力变化等。提前发现顶板潜在危险,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及时预警,避免事故发生,保障作业人员安全和生产正常进行。
3.对于不同类型的顶板,应如何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答:对于坚硬顶板,可采取强制放顶等措施;破碎顶板要缩短空顶时间,采用密排支柱等加强支护;松软顶板需增加支护阻力,改进支护结构,提高支护整体稳定性。
4.谈谈在顶板管理中新技术应用的前景。
答:新技术如智能监测系统、新型支护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