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8 藏象--六腑之三焦.ppt
文件大小:1.59 M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1.07千字
文档摘要

藏象

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形态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共同的生理功能是: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素问·五脏别论》说:“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名词:七冲门《难经·四十四难》说:“七冲门何在?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大肠小肠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七冲门:饮食物自进入人体至排出体外,要通过七道关隘,以利于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这七道关隘,《难经》称之为“七冲门”。七冲门中任何一门发生病变,都会影响到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吸收和排泄。**人体消化系统解剖结构图六、三焦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生理功能1、通行元气元气是由肾精所化生的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能够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激发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元气是通过三焦才得以布达全身,从而激发、推动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因而说三焦起到了主持诸气的作用。

2.运行水液

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生理功能,是水液出入的通道。人体津液代谢,是由肺、脾、肾、膀胱等脏腑的协同作用来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路,津液代谢才得以正常运行。“三焦者,水谷之道”(《难经·三十一难》)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名称部位划分生理特点生理功能治疗原则上焦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两脏,以及头面部及上肢上焦如雾主气的宣发和升散,宣发卫气,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以营养滋润全身,包括心肺输布气血的功能。“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疗上焦病症用药量宜轻,药性需轻清上浮,使药力直达病所。**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其生理特点名称部位划分生理特点生理功能治疗原则中焦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胆等脏腑中焦如沤消化、吸收并输布水谷精微和化生血液包括脾胃和肝胆等脏腑消化饮食物的功能。“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疗中焦病证用药需着眼于调理脾胃的气机升降名称部位划分生理特点生理功能治疗原则下焦脐以下的部位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肾、膀胱、女子胞、精室等脏腑以及两下肢下焦如渎排泄糟粕和尿液,包括肾、膀胱、小肠、大肠等脏腑生成和排泄二便的作用。“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治疗下焦病证要用质地沉重下沉的药物才能到达下焦病所而起到治疗的作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