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宗族社会福利2011-3*第1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宗族的含义二、宗族的功能三、传统的宗族福利四、宗族组织衰落、复兴及福利活动五、宗亲会第2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美国犹他家谱协会台北家谱展(2007)【活动宗旨】任何成功都不能弥补家庭的失败(麦基奥戴维)为了在越来越不重视家庭的今日世界社会里强化家庭的重要性,我们希望大家知道仍然有许多方法可以反击日益猖獗的负面影响力。搜寻家庭成员的历史资料,进而对先人怀有感激之情----仔细检讨今日的家庭单位,并采纳可以协助强化这一世代的方法----可以带领家庭在未来成为更坚强、更忠诚的单位,一个建立在美好价值观基础上的家庭。坚固的家庭造就健全的社会,健全的社会构成强盛的国家。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在自家的围墙内。(李海乐)第3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宗族的含义1、父之党为宗族(《尔雅·释亲》)2、家族系由家庭组成,即同一男性祖先的子孙,虽然已经形成许多个体家庭,但仍聚集一处,并按照血缘关系和一定的行为规范组成的特殊亲属集体(Patrilinealdescentgroup)3、由男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宗法观念的规范下组成的社会群体思考:宗族与家族的区别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年之谱,丝毫不紊。(安徽新安)第4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宗族的功能1、祭祖增强族人的亲近感2、教育(1)广义:对族人进行道德伦理的教导以及文化方面的培育(2)狭义:文化教育(族学、义塾)3、经营族产祭田、墓田、义田、义庄第5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维持秩序和安全家族内部秩序、防止外来滋扰三、传统的宗族福利“敦睦之道,不外教、养二端,而养为先务”(一)宗族福利的形式1、临时、临事的互助2、制度化救助——义庄(1)起源——范氏义庄第6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首创维持最久;施与广泛更具可操作化(2)影响:效仿学习范氏族规和义庄法则,使家族源远流长学习范仲淹的仁义之心,以建设义庄为就世良方学习范氏义庄,使家族流芳史册使义庄成为赡族和家族通财之源第7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家族通财的形式:祭田、义田、学田、累世同居、共爨共食(二)救济对象——有限性1、血缘(边界)2、亲疏之分:亲者实行亲亲之义,疏者实行济贫之义(差序格局)3、道德筛选与教化(三)保障层次(1)基本生活保障扶贫济困,必先本宗,而后外族第8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贫困族人的基本生活补贴对残疾族人的特殊照顾贫困族人的婚嫁、生育补贴对贫困族人的后事补贴自然灾害救济孤儿救助(2)普惠性福利体现亲亲之义,提高族人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族人的教育文化程度,如义塾、族学、义学、川资、学费第9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目的1、寓奖惩语周济中,提高族人素质2、通过经济手段收族、睦族袁枚:天下人非财不收,而况与本族乎3、扩大收族范围4、维持、提高家族地位(五)评价1、传统福利的主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2、增强了宗族凝聚力和认同感3、狭隘性、低层次性4、实现社会理想的起点链接第10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宗族组织的衰落、复活及福利活动(一)衰落1、原因(1)政治背景新政权的建立农村组织取代了家族组织(2)经济因素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第11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个体小农经济消失(3)文化原因家族文化认同的下降家族文化载体消失2、宗族福利功能的下降不能以家族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失去了提供福利的能力和资格(二)家族组织的复活1、表现(1)家族观念的强化第12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家族组织重建编族谱,建祠堂(3)家族活动频繁2、差异南北3、原因(1)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复活(2)政治上人民公社解体(3)文化上控制松弛第13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宗族(-村庄)福利1、原因(1)人性之常:认同与合作(2)初级社会福利制度的衰败与公共福利的匮乏(3)满足某些需求王铭铭:宗族复兴满足了人们在社会公益事业、福利事业以及精神上的某些需要(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2、内容(1)生活保障(2)就业支持第14页,共2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社区照顾(4)教育3、特点(1)福利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