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零废烟火:一个菜市场引发的绿色觉醒案例册.pptx
文件大小:15.89 M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9.49千字
文档摘要

零废烟火:

一个菜市场引发的绿色;

零废烟火:

一个菜市场引发的绿色醒;

写作初衷||篇章地图

烟火深处见青山

——写给读者的邀约信;

|推荐序

与佑军共赴零废之约,

见证生态实践的诗意征程

唐莹莹

北京市石景山区阿牛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理事长

第一次见到佑军,应该是在五年前了。记得当时,我就被他眼底那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倔强所打动。

这份执拗,在《零废烟火:一个菜市场引发的绿色觉醒》里化作了字字句句的真实与滚烫——那些在菜市场与商户周旋的焦灼、被居民质疑时的无奈、方案推行遇阻的挫败,都在这本小书中毫无保留地呈现。

从2021年开始,三正社工事务所从兆军盛菜市场一角出发,撬动了社区的绿色变革。他们以菜市场为试验田,像纽带般串联起商户、居民、政府,并联动了皇城根遗址公园,以及景山街道的多个社区,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可落地的行动方案。面对菜叶堆积、塑料袋泛滥等难题,他们没有居高临下的指令,而是用耐心与智慧,搭建起沟通桥梁,唤醒每个人的环保意识。

书中最珍贵的,恰是对“踩坑”经历的坦诚。从初期商户嫌麻烦不愿配合,到居民对零废弃模式的不信任,再到资金与人力的捉襟见肘……这些沟沟坎坎,不是失败的印记,而是照见基层治理复杂性的镜子——没有行政强制力,就用耐心与信任破冰;缺乏成熟经验,就以试错精神摸索。

我想多年之后,佑军再回想起这其中的酸甜苦辣,一定可以配上三杯白酒。那一刻,希望我也可以在场。

而此刻,我很感慨,在佑军的生命历程中,我有机会参与了这本小书的共创过程,也参与了对初稿的多次讨论。这些文字,记录的不只是零废弃行动的实践,也不只是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基层治理的注脚,更是见证了佑军个人在专业成长、价值实现道路上的跨越,让生命因投身于有意义的事业而更显厚重与丰盈。

通过这本小书,我再一次看到:正是这份“在泥泞中前行”的韧性,让社会组织成为基层治理不可或缺的柔性力量——他们能深入政府难以触达的毛细血管,用创新与温度填补治理空白,将绿色觉醒的种子,播撒在市井烟火的缝隙里。

我也非常期待,未来的中国社会,可以涌现出更多这样的基层实践,为基层治理注入生机与温度,照亮社区发展之路。

注:1佑军全名彭佑军,北京市东城区三正社工事务所创始人,《零废烟火》执笔人。;

第三章

流动的盛宴?场景共生的N种可能

第一乐章:菜市场——小兆的“零废弃”故事24

第二乐章:公园——生态教育的枢纽26

第三乐章:社区——共生关系的熔炉27

第四章

暗夜突围?难忘前行路上的星光

24H在线:反思菜市场“零废弃行动小组”队伍建设的实践30

一年沉浮:景山街道“社区堆肥师计划”的探索与破局之路33

菜市场屋顶“空中可食花园”:从概念到现实,能否成为新亮点?36

终章

烟火与星辰39;;;;;

#4专家领路,

菜市场“零废弃行动小组”精准“拿捏”厨余堆肥

里程碑事件:

在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教授工作站的技术指导下,菜市场“零废弃行动小组”在菜市场原地进行堆肥试验,这一举措为探索和优化堆肥技术路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