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大抓基层重在抓实而非压实让基层轻装上阵强根基.docx
文件大小:41.56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2.74千字
文档摘要

PAGE6

大抓基层重在“抓实”而非“压实”:让基层轻装上阵强根基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工作,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大抓基层是关键举措。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出现了过度“压实”基层责任的现象,导致基层负担过重,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成效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因此,大抓基层重在“抓实”而非“压实”,让基层轻装上阵,才能真正强根基、促发展。

一、“压实”基层责任带来的问题

(一)形式主义滋生

为了确保各项任务得到落实,一些上级部门不断给基层“加码”,通过签订责任状、频繁检查考核等方式“压实”责任。这使得基层干部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准备各种迎检材料、填写表格上,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例如,有的基层干部为了应付检查,不得不加班加点编造数据、拼凑材料,真正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时间却少之又少。

(二)基层干部压力过大

过度“压实”责任导致基层干部承担了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工作任务和责任。他们不仅要完成日常的基层工作,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上级交办的临时性任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基层干部身心疲惫,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影响。一些基层干部甚至产生了厌战情绪,对工作敷衍了事,影响了基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基层治理效能低下

当基层干部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应对“压实”的责任上时,就无暇顾及基层治理的核心工作,导致基层治理效能低下。一些本应及时解决的民生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群众的诉求得不到及时回应,影响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同时,过度的责任“压实”还容易导致基层干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缺乏协作精神,进一步降低了基层治理的效能。

二、“抓实”基层工作的内涵与意义

(一)“抓实”的内涵

“抓实”基层工作,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基层实际需求和群众关切,将工作落到实处。这意味着要深入了解基层情况,精准制定工作目标和措施,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抓实”强调的是真抓实干、注重质量,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行政命令和考核指标来“压实”责任。

(二)“抓实”的意义

1.增强基层活力:“抓实”基层工作能够让基层干部摆脱形式主义的束缚,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他们可以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激发基层的活力和创造力。

2.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通过“抓实”基层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基层干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基层治理的整体水平。

3.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抓实”基层工作能够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这有助于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如何“抓实”基层工作

(一)精准定位工作目标

上级部门要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需求,精准制定工作目标和任务。避免盲目下达不切实际的指标和任务,让基层干部能够集中精力解决关键问题。例如,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要根据不同乡村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阶段,制定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和规划,而不是搞“一刀切”。

(二)优化工作流程和方法

要对基层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鼓励基层干部创新工作方法,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提升基层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例如,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建立基层治理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基层治理的智能化水平。

(三)加强基层干部培养和激励

基层干部是“抓实”基层工作的关键力量。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养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基层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还要关心基层干部的生活和工作,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能够安心工作。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是推动基层工作落实的重要手段。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和群众的满意度。减少对形式和过程的过度关注,避免以材料论英雄。同时,要加强对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晋升、奖励等挂钩,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

四、让基层轻装上阵的具体措施

(一)减少形式主义负担

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精简会议文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考核。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时长,提高会议质量;精简文件数量,提高文件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要规范检查考核的内容和方式,避免重复检查、多头检查,让基层干部从繁琐的形式主义事务中解脱出来。

(二)合理配置资源

上级部门要根据基层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力度,改善基层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例如,为基层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和福利,让基层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