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社区营养管理和干预上.ppt
文件大小:16.69 MB
总页数:8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1.68万字
文档摘要

心理和社会意识因素对饮食习惯的作用:—参照对象在任何社会中,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属于某种人群(年龄、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职业、婚姻、居住地等)同一个人群往往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的价值观。一个人在作出决定前,往往会不自觉地考虑属于同群的人可能怎么做。这些被用应从正面作比较的人群,就是参照对象。参照对象也可以是一个人实际并不属于,而希望属于的人群。如:利用社会名流广告效应传播开来的食物、营养和衣着时尚;“人家都吃,我也要吃”—对比对象——被人作为反面比较的人群或阶层“因为这些人这样做,所以我不能这样做!”上世纪70年代母乳喂养运动在欧美中产阶层的冷淡反应—心理惯性——对变化的抗拒原来是人们对潜在危险自我保护的机制,也是营养教育、营养项目的障碍强化食品的关键难点——强化剂对风味的影响人造黄油用天然胡罗卜素染色的成功策略第31页,共8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逆反心理人们对不费力得到的东西评价过低,越难以得到的东西,则越有吸引力当今发达国家的许多自然食品主义的流行,在相当程度上要归因于对现代社会中各种难题的逆反心理。自己种地第32页,共8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二章特定人群的营养与膳食一、孕妇和乳母的营养与膳食1.妊娠期的生理特点基础代谢升高:后半期平均增高15~20%,约150千卡消化系统功能改变:胃肠道活动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常有恶心、便秘、消化不良。但对铁、钙和维生素B12的吸收增强水代谢改变:母体含水量增加约7升:其中细胞外液1200ml血液改变改变:血浆容量增加50%,但红细胞只增加20%,常导致生理性贫血,血浆大多数营养素下降,但胎儿中较高,表明存在首先保障胎儿的营养动员机制第33页,共8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肾功能变化:负担加重,肾小球滤过率增50%,常出现糖尿和水溶性维生素损失。内分泌变化:性腺激素下降,垂体生乳素增加,甲状腺功能上升,碘需要量增加体重增加约10~12千克。2.妊娠期营养不良的影响尽管胎儿可尽量吸收母体营养保证自身需要,但母体营养不良与胎儿和新生儿的体重、早产率、死亡率、对疾病的抵抗力均有密切关系。孕妇贫血多发,与胎儿从母体中吸收铁、膳食中铁供应不足、农村肠道寄生虫多发有密切关系。也有部分由叶酸、VB12q缺乏引起影响婴儿智力:严重营养不良可使胎儿脑细胞发育关键期(最后三个月)的脑细胞发育受损,且不可逆。第34页,共8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妊娠期营养特点和营养需要能量:全过程需要80000千卡额外热能,相当日均增加285千卡(其中的部分由运动量的减少补偿)。但在整个妊娠期不是平均增加的。在怀孕期三阶段中(3月/期):孕早期增加0~100千卡/日孕中晚期增加200~300千卡/日每个个体的具体能量增加量应按中期及其以后的体重合理增长为依据进行合理调整:合适的体重增长为0.3~0.5千克/周蛋白质:整个孕期增加蛋白质950~1000g,相当于日均贮留蛋白质5克。我国的RNI增加量为:早期5克/日,中、晚期分别为15克、20克/日,其中至少1/3为优质蛋白脂肪:为保证孕妇的能量供应和胎儿发育所需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孕妇脂肪摄入量应占总能量的20~30%,其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最好为1:1:1,鱼类脂肪中较多DHA,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有利。第35页,共8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钙和磷:胎儿骨骼和牙齿发育需要大量的钙。在母体期间积累约30克。我国早期的试验表明孕妇大约需要每日1.5克钙,才能达到正平衡。近年来随着膳食质量的改善,钙吸收率增加,相应的RNI,早、中、晚期分别为0.8,1.0,1.2克/日,同时需要补充足够的VD.磷在我国膳食中比较丰富,一般要求膳食中的钙:磷为1:1.5~2铁:胎儿具有很强的从母体中吸收铁供自身发育和贮备的能力,加上孕期血液的稀释,整个孕期需要铁1100mg,相当于平均母体贮备的2倍。由于我国传统膳食中铁量和吸收率较低,我国孕妇缺铁性贫血比率较高。我国RNI为早期20mg,中期、晚期25和35mg.,同时建议中、晚期进行膳食补充铁30mg/日,制剂以硫酸亚铁或延胡索酸铁为佳,如同时进行Vc强化,可增加铁吸收。第36页,共8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孕妇的合理膳食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原则配制平衡膳食,花色品种尽可能多样化:每日膳食必须包括粮谷、蔬菜、水果、动物源食物、大豆食品、奶和奶制品,注意增加鱼、肉、蛋、奶、海产品。以体重的合理增长为指标,保持合理能量摄入,避免体重增长过度。膳食口味多样化,尤其是妊娠反应期,应尽可能照顾孕妇的饮食习惯,以刺激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