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数据安全与政治参与边界.pdf
文件大小:18.68 MB
总页数:61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5.91万字
文档摘要

数据安全与政治参与边界

I目录

第一部分数据安全法律框架分析2

第二部分政治参与数字化趋势研究9

第三部分数据安全对政治参与的约束制16

第四部分政治参与中的数据治理制24

第五部分数据跨境流动监管挑战31

第六部分技术手段与数据安全保障39

第七部分政治参与数据伦理争议47

第八部分数据安全与政治参与平衡策略54

第一部分数据安全法律框架分析

关键词关键要点

数据安全法律体系的多层次

构建1.国家层面立法的系统性完善:中国《数据安全法》《个人

信息保护法》与《网络安全法》形成“三驾马车”,确立数据

分类分级、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核心制度。2023年《生

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细化AI数据处理

规则,体现技术治理与法律规范的协同。

2.行业规范与地方性法规的差异化补充:金融、医疗、交

通等高敏感领域出台专项数据安全标准,如《金融数据安全

分级指南》。地方层面,上海、深圳等地通过数据条例探索

数据要素市场化路径,形成“国家-行业-区域‘三级法律框

架。

3.国际规则对接与主权平衡:通过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

伴关系协定》(RCEP)等国际协议,中国在跨境数据流动规

则中寻求与欧盟GDPR、美国CLOUD法案的兼容性,同时

强化数据主权原则,如《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明确关键

数据出境的审查制。

跨境数据流动的合规性与主

权博弈1.数据本地化要求的全球扩散:多国通过立法要求关键数

据境内存储,如欧盟《数字运营韧性法案》(DORA)对金

融数据的本地化规定。中国《数据安全法》第38条明确重

要数据出境需通过安全评估,形成“数据不出境即合规的

基础框架。

2.数据流动的经济价值与地缘政治冲突:跨国企业面临“数

据孤岛”与全球化运营的矛盾,如特斯拉上海工厂数据存储

争议。国际数据流通规则成为大国博弈焦点,美国通过《云

法案》主张长臂管辖,中国则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构建自主

数据通道。

3.技术赋能的合规路径探索:隐私计算、区块链存证等技

术被纳入合规工具箱,如联邦学习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2023年《数据出境安全评估申报指南》新增技术验证要求,

推动企业采用加密传输、数据脱敏等技术手段降低合规风

险。

数据安全技术标准与合规框

架的协同演进1.技术标准的法律转化制:GB/T37988-2019《信息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