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三:西方古典建筑艺术欣赏
课题五:文艺复兴时期建筑
中西方建筑艺术对比
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在意大利,由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先进知识分子发起,宣传人文精神,并在15世纪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建筑风格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这样的轨迹:最初形成于15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16世纪起以罗马为中心传遍意大利,进入盛期,并开始传入欧洲其他国家;17世纪,欧洲经济中心西移,意大利文艺复兴开始衰退,在意大利北部地区仍有余波。
圆厅别墅
法尔尼斯府邸
佛罗伦萨主教堂内景
育婴院
巴齐礼拜堂
坦比哀多小教堂
任务一文艺复兴时期建筑欣赏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的开始。它的设计和建造过程、技术成就和艺术特色,都体现着新时代的进取精神。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结构,为了突出穹顶,砌了12米高的一段鼓座。把这样大的穹顶放在鼓座上,这是空前未有的。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是世界最大的穹顶之一。它的结构和构造的精致远远超过了古罗马的和拜占庭的,结构的规模也远远超过了中世纪的,它是结构技术的空前的成就。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剖面图
佛罗伦萨主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内景
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饰
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结构的历史意义
第一,天主教会把集中式平面和穹顶看作异教庙宇的型制,严加排斥,而工匠们竟置教会的戒律于不顾。虽然当时天主教会的势力在佛罗伦萨很薄弱,但仍需要很大的勇气,很高的觉醒,才能这样做,是在建筑中突破教会精神专制的标志。
第二,古罗马的穹顶和拜占庭的大型穹顶,在外观上是半露半掩的,还不会把它作为重要的造型手段。但佛罗伦萨的这一座,取法拜占庭小型教堂的手法,使用了鼓座,把穹顶全部表现出来,连采光亭在内,总高107米,成了整个城市轮廓线的中心。这在西欧是前无古人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独创精神的标志。
第三,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形象上,这座穹顶的首创性的幅度是很大的。在建筑历史上是向前跳跃了一大步。
欣赏分析
佛罗伦斯大教堂远景
意大利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纪念碑是罗马教廷的圣彼得大教堂。它集中了16世纪意大利建筑,结构和施工的最高成就。100多年间,罗马最优秀的建筑师都曾经主持过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和施工。
1506年,圣彼得大教堂照设计方案动工。1536年,新的主持者迫于教会的压力在整体上维持拉丁十字的型制。1547年,教皇委托米开朗琪罗主持圣彼得大教堂工程。1564年,维尼奥拉设计了四角的小穹顶。
l7世纪初,在极其反动的耶稣会的压力之下,教皇命令建筑师玛丹纳拆去已经动工的米开朗琪罗设计的正立面,在希腊十字之前又加了一段三跨的巴西利卡式的大厅。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和广场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
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开端的,是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的建造,它被誉为“文艺复兴的报春花”。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并不是伯鲁乃列斯基对新的建筑风格的唯一贡献,他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还包括佛罗伦萨育婴院、圣洛伦佐教堂、巴齐礼拜堂等。
(一)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建筑
(二)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建筑
从早期文艺复兴到盛期,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伯拉孟特设计的位于米兰的圣塞提洛教堂算是过渡。伯拉特孟于1499年移居罗马,在罗马他才真正成为意大利盛期文艺复义的首批倡导者之一,而最负盛名的作品就是建于蒙多里亚圣彼得修道院内院的坦比哀多小教堂。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个盛产艺术巨人的时代,伯鲁乃列斯基、伯拉特孟、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当时的艺术大家往往是集建筑家、画家、雕刻家于一身。
坦比哀多小教堂是一座仿罗马神庙的集中式小教堂,外墙直径6.1米。内直径只有4.5米,周围一圈共16根3.6米高的多立克柱子形成柱廊,大厅上方覆盖位于鼓座上的穹顶,形体饱满。
坦比哀多小教堂
16世纪起,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开始传入欧洲其他国家,但出于民族主义情节和哥特建筑经过长期发展而变得根深蒂固的原因,文艺复兴风格常常只是被仿制,硬生生地被加到基调是哥特式的建筑物上。
(四)文艺复兴建筑在欧洲的传播
1.文艺复兴建筑对法国的影响:16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影响下形成法国文艺复兴建筑。从那时起,法国的建筑风格由哥特式向文艺复兴式过渡,往往把文艺复兴建筑的细部装饰应用在哥特式建筑上。代表作品有:尚堡府邸、枫丹白露王宫、卢森堡宫、卢浮宫。
2.文艺复兴建筑对英国的影响:16世纪中叶,文艺复兴建筑在英国逐渐确立,建筑物出现过渡性风格,既继承哥特式建筑的传统,又采用意大利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