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化学海洋学》课程试卷
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系 2025年级海洋化学专业
主考教师:陈敏 试卷类型:A卷
一、填空题或选择题〔15分,推断题每题1分,其它空格0.5分〕
1、
海水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H
和O
。
2、
开阔大洋表层水盐度通常在
亚热带海疆
〔赤道海疆、亚热带
海疆、亚极地海疆〕消灭极大值。
3、在现场大气压为101.325kPa时,肯定温度和盐度的海水中,某一气体的饱和含量称为该温度、盐度下该气体的溶解度。
4、在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薄膜模型中,一般而言,风速约大,薄膜层厚度约薄,海-气界面气体交换通量越大。
5、在海-气界面气体交换的薄膜模型中,气体分子的海-气净集中通量与该气体分子的分子集中系数有关,一般而言,水体温度的增加,分子集中系数越大;气体分子量越大,分子集中系数越小。
6、在全球海水碳储库中,DIC的储量最多,其下依次是DOC、和POC。〔从DIC、DOC、POC、PIC中选择〕。
37、假设某海水的pH值完全由其无机碳体系所掌握,则温度上升时,pH值降低 ;盐度增加时,pH值增加;压力增加时,pH值降低;Ca(Mg)CO沉淀形成时,pH值降低。
3
238、海洋硝化作用是指在氧化性海水中,氨通过海洋细菌的作用被氧化成NO-,并进一步被氧化为NO- ;海洋反硝化作用是指在溶解氧不饱和的海水中,一些异氧细菌将NO3-作为电子承受体以代谢有机物,从而将局部NO3-复原为
2
3
2 2NO-,并进一步复原为N
2 2
1
9、与陆源腐殖质相比,海源腐殖质的芳香组分浓度一般较低,氮、硫含量比较高 ,13C比较高。
10、分子式C
(HO)
(NH) PO
通常被用于表征海洋中有机物的平均
106
分子组成。
2 106
316 4
11、
在不考虑N 的状况下,开阔大洋表层水的氮主要以DON
2
形式存
12、
在,开阔大洋深层水的氮主要以DINPIN、PON中选择〕。
海洋中的蛋白质是由一系列氨基酸
形式存在。〔从DIN、DON、
通过肽键结合而成,活体
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凹凸通常可用
N 元素浓度来指示。
13、推断题:利用CTD实测得某海水的盐度为32.02315‰。〔×〕
14、推断题:开阔大洋表层水中不含有难降解的DOM。〔×〕二、问答题〔20分〕
1、与硝酸盐和活性磷酸盐不同,开阔大洋硅酸盐的垂直分布并未在
1000m左右水深处表现出极大值的特征,为什么?〔6分〕
答案:由于蛋白石的溶解相对于有机物的降解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因此溶解态硅酸盐的垂直分布没有像硝酸盐和活性磷酸盐一样在1000m水深四周产生极大值。
2、为什么溶解态Zn在北太平洋深层水中的浓度高于北大西洋深层水,而溶解态Al则相反。〔6分〕
答案:溶解态Zn为养分盐型痕量金属元素,它在上层水中被浮游生物所吸取,当生物死亡后,局部生源物质在上层水体再循环,另有局部通过颗粒沉降输送至中深层。当进入中深层水体的颗粒物发生再矿化作用时,它会重回到水体中,由于深海热盐环流的流淌路径为从北大西洋流向北太平洋,北太平洋深层水的年龄要老于北大西洋,故随着年龄的增长,积存的溶解态Zn越多,故北太平洋深层水中溶解态Zn浓度高于北大西洋。Al为去除型元素,它在大西洋表层具有较高的输入通量,且在深海水流淌过程中不断地通过颗粒物吸附从水体中去除、迁出,导致其在北太平洋深层水中的浓度低于北大西洋。
2
33、试分析海水中CaCO
3
的溶解、颗粒有机物的再矿化这两个过程对海水
2中的TCO和Alk将分别产生什么样的影响。〔8分〕
2
23 2答案:CaCO溶解导致Alk增加,TCO增加。颗粒物再矿化时,Alk不变,TCO
2
3 2
三、分析题〔50分〕
1、以下图为一些气体在海水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状况,从中您可得到什么信息。〔8分〕
答案:〔1〕气体在海水中的溶解度一般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2〕气体在海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
2、以下图为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溶解氧的典型垂直分布图,请描述其分布特点,并解释成因。〔8分〕
3
答案:〔1〕500~1000m存在溶解氧微小值;〔2〕深水中相对较高的溶解氧;〔3〕北太平洋深层水溶解氧明显低于北大西洋。中层溶解氧微小值是有机物氧化分解与富含O2冷水的平流输送之间平衡的结果。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表层至~900m深度区间,南极中层
水〔AAIW〕的入侵可明显看出。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