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经济学(本)》一平台在线形考(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pdf
文件大小:4.8 MB
总页数:1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9.75千字
文档摘要

2025春季学期国开电大本科《经济学(本)》一平台在线形考

形考任务1至6试题及答案

明:资料整理于2025年5月27日;适用于2025春季学期国家开放大学本科学员一

平台在线形考考试。

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理论分析题)

题目:综合分析生产成本理论中相关经济范畴的关系

目的:通过对比相关经济范畴,准确理解经济范畴的经济含义及深刻理解重要的经济学原理。

要求:

L要求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的相关内容,深刻理解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的基本原理;

2.准确描述本题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

3.阐述关系和区别要清晰并画图明;

4.字数控制在800字左右。

时间安排:完成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生产与成本理论教学内容后实施。

分值:满分20分。

解题思路:

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则和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区别;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

5.分析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长期总成本曲线(LTC)、长期边际成本曲线(LMC)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SAC)、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的关系;

6.用脊线和生产扩展线确定最有要素投入的区别。

1.分析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边际产量(MP)的关系

答:总产量(TP)是指在某一给定的时期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AP)是该要素的总产量

除以该要素的投入量;边际产量(MP)即该产量的增量所弓|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先分析一下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之间的关系。即总产量(TP)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后以递减的

速率增加,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TP)将会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绝对地减少,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

达到某一定后成为负值。总产量(TP)的变化与边际产量(MP)是一致的,即都会经历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

当边际产量上升,总产量(TP)以递增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MP)下降时,总产量(TP)以递减的方式增

加,当边际产量(MP)为负值时,总产量(TP)开始绝对的减少。

接下来分析一下边际产量(MP)和平均产量(AP)之间的关系。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都是先

上升后下降,但是边际产量(MP)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都要大于平均产量(AP)的上升速率和下降速率。

只要额外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引起总产量(TP)的增量大于增加这一单位要素之前的平均产量(AP),那

么增加这一单位要素的平均产量(AP)就大于原来的平均产量(AP);当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平均产量(AP)

等于边际产量。

2.分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和规模报酬变动规律的区别

答:在于边际报酬递减中,随着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而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递减的。

而规模报酬递减中,同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增加,每一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

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3.分析利润最大化原和成本最小化原的区别

答:产的产品数量是不变的,仅仅是指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相较产量是过多了。

利润最大化是一个市场一般均衡的结果。是厂商在所生产产品的市场可能价格以及要素可能价格这

些约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利润最大化。根据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来决定产量(当

然,产品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此决定产品定价,要素垄断厂商还可以依此决定要素价格)O

成本最小化,则是给定了产量和要素价格,厂商应该用什么样的要素组合来进行生产以达到成本最

小。是不需考虑市场产品需求的厂商供给方局部均衡的结果。

利润最大是成本最小的充分条件,而成本最小只是利润最大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也就是,一般

均衡中的利润最大化一定是满足了成本最小化的原则了的,否则不可能是利润最大化的。但是成本最小

化却可以在任何产量处得到满足和实现,并不一定是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4.分析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和短期可变成本曲线(SAVS)的关系

答:第一,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