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管理委员会招聘东兴产业园笔试备考试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80题)
1、我国的存款储蓄方式包括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定活两便存款、保值存款、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等多种类型,其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
A.定期存款
B.活期存款
C.定活两便存款
D.保值存款
【答案】:B
【解析】在我国多种存款储蓄方式中,活期存款具有随时存取的特点,其流动性强、灵活方便,能够满足广大居民随时支取资金的需求。社会闲散资金通常是居民手中暂时闲置且金额较小、使用时间不固定的资金,活期存款的特性使得这类资金能够方便地存入银行,所以活期存款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定期存款是银行与存款人双方在存款时事先约定期限、利率,到期后支取本息的存款,它在存期内支取会有利息损失,灵活性相对较差,不利于随时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定活两便存款是一种事先不约定存期,一次性存入,一次性支取的储蓄存款,虽然兼具定期和活期的特点,但相对活期存款来说,其支取的灵活性还是稍逊一筹,对社会闲散资金的吸引力不如活期存款。保值存款是指当物价上涨到一定幅度时,银行对储户的存款在规定的期限内给予一定保值补贴的储蓄方式,它主要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保障储户的利益,并非主要用于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且其办理条件和适用范围相对有限。综上,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是活期存款。
2、以下哪个选项是唐朝时期地方割据势力发动的对中央集权的叛乱()。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三藩之乱
D.白莲起义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不同历史时期叛乱事件的了解,以及判断哪个事件是唐朝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叛乱。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并非唐朝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的叛乱。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一场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叛乱。安禄山和史思明都是唐朝的节度使,手握重兵,他们发动叛乱,给唐朝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使唐朝由盛转衰。该事件符合题目中唐朝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叛乱这一描述。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发生在清朝而非唐朝,所以不符合题意。白莲起义是清朝嘉庆年间爆发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是农民阶级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并非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叛乱。综上,由唐朝地方割据势力对中央集权的叛乱是安史之乱。
3、公文的成文日期应该写成()
A.2015/04/15
B.一五年四月十五日
C.2015/04/15
D.二〇一五年四月十五日
【答案】:C
【解析】公文的成文日期要求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〇”。“2015/04/15”这种用斜杠分隔数字的形式不符合公文成文日期的规范写法;“一五年四月十五日”表述不规范,没有完整写出年份且未用“〇”替代“零”;“二〇一五年四月十五日”是符合公文成文日期规范的正确写法。
4、如下图所示,长度均为六分之五千米的三个圆形跑道汇聚于点O,若甲、乙、丙三人分别以5千米/小时、8千米/小时、12千米/小时的速度同时从O点出发分别绕三个圈奔跑,则三人再次相聚于O点需经过多少分钟?
A.40
B.50
C.52
D.60
【答案】:B
【解析】先算出三人跑一圈分别用时为(frac{5}{6}div5=frac{1}{6})小时、(frac{5}{6}div8=frac{5}{48})小时、(frac{5}{6}div12=frac{5}{72})小时,求这三个时间的最小公倍数为(frac{5}{6})小时,换算成分钟是(50)分钟,即三人再次相聚于(O)点需(50)分钟。
5、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其中“量”指的是哪个方面的标准?()
A.长度
B.重量
C.面积
D.容积
【答案】:D
【解析】度量衡是我国古代使用的计量单位,“度”是计量长短的器具,即关于长度方面的标准;“量”是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是指容积方面的标准;“衡”是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指的是重量方面的标准。所以“量”对应的是容积,正确答案为容积。
6、公文中的附件是附属于正文的文字材料,下列关于“附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附件与正文的效力是不一样的
B.附件应当放在版记之后,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
C.附件是指公文的印发传达范围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D.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
【答案】:D
【解析】公文中的附件是附属于正文的文字材料。首先分析附件与正文效力,附件是正文内容的组成部分,与正文具有同等效力,所以“附件与正文的效力是不一样的”表述错误。关于附件的装订位置,附件应当放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应当放在版记之后,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