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测试题及答案(附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人类和哺乳动物神经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源于下列何种动物
A、枪乌贼
B、蟾蜍
C、小鼠
D、鸡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枪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是研究神经动作电位产生机理的经典实验材料,其轴突粗大,便于进行电生理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神经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等,为研究人类和哺乳动物神经动作电位产生机理奠定了基础。而小鼠、蟾蜍、鸡胚虽也是研究对象,但不是最初用于该机理研究的典型动物。
2.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局部电流可使邻近区域发生的变化是
A、超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神经纤维兴奋时,兴奋部位发生去极化,与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局部电流会刺激邻近未兴奋区域,使其膜电位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该区域也会产生动作电位。超极化是膜电位更负的状态,反极化是动作电位上升支时膜电位极性倒转的状态,复极化是动作电位下降支恢复极化的过程,均不符合局部电流使邻近区域发生的变化。
3.条件反射建立在下列哪项基础上
A、固定的反射弧
B、非条件反射
C、刺激
D、无关信号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条件刺激,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形成的,其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固定的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刺激是引起反射的因素;无关信号与条件反射的建立基础无关。
4.关于糖的吸收,错误的是
A、吸收途径为血液和淋巴液
B、需要钠离子参与
C、以单糖的形式吸收
D、是继发性主动转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糖的吸收形式为单糖,主要是葡萄糖。吸收过程需要钠泵活动提供能量,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吸收途径主要是血液,而非淋巴液。
5.在肾小管中不被重吸收又不被分泌的物质是
A、肌酐
B、菊粉
C、酚红
D、对氨基马尿酸
E、葡萄糖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菊粉是一种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但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物质,可用于测定肾小球滤过率。葡萄糖可被肾小管重吸收;酚红主要用于肾小管排泄功能的测定;对氨基马尿酸主要用于测定肾血浆流量;肌酐可被肾小管少量分泌,也可被重吸收,其清除率与菊粉不同。
6.当氧离曲线左移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氧
A、不变
B、先增加后减少
C、减少
D、增多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氧离曲线左移,表明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增加,在相同氧分压下,血红蛋白更易与氧结合,而不易解离氧,所以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氧减少。
7.若其它因素不变,当潮气量增加时,将会使
A、无效腔通气量增加
B、功能余气量增加
C、补吸气量增加
D、肺泡通气量增加
E、肺泡CO2张力增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潮气量增加时,在一定范围内可使肺泡通气量增加,因为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潮气量增加,其他因素不变,会使进入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的气量增加,即肺泡通气量增加。无效腔通气量主要取决于解剖无效腔等因素,潮气量增加一般不会使无效腔通气量增加;功能余气量是指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的气量,潮气量增加不影响功能余气量;补吸气量主要与呼吸肌的储备能力等有关,与潮气量增加无直接关系;潮气量增加会使肺泡内气体更新加快,肺泡CO?张力应降低而不是增加。
8.抗利尿激素可促进下列哪部分小管重吸收水?
A、近曲小管
B、髓袢降支
C、髓袢升支
D、整个髓袢
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抗利尿激素(ADH)的主要作用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近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是等渗性重吸收,不受ADH调节;髓袢降支主要重吸收水,对Na?等重吸收较少,也不是ADH主要作用部位;髓袢升支主要重吸收Na?、Cl?等,对水不通透;整个髓袢的功能特点不同,ADH并非作用于整个髓袢来促进水重吸收。所以答案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9.能够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是
A、黑寡妇蜘蛛毒
B、肉毒梭菌毒素
C、美洲箭毒
D、α-银环蛇毒
E、有机磷毒药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肉毒梭菌毒素能阻滞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黑寡妇蜘蛛毒可促进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美洲箭毒能与乙酰胆碱竞争终板膜上的N?受体;α-银环蛇毒能与终板膜上的N?受体结合,使受体不能与乙酰胆碱结合;有机磷毒药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及时被水解。
10.下列中能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的是
A、大量呕吐
B、剧烈运动
C、大量失血
D、大量出汗
E、肾血流量增加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肾小球滤过率的大小取决于有效滤过压和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