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下
学期
春季
课题
6.4.1频数与频率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1.理解频数的概念,会求频数。
2.了解组距、组数之间的关系,会将数据按合理的组别分组。
3.会列频数表,并能初步作出合理决策,感受数据分布的意义,发展数据观念。
课前学习任务
1.复习统计图的特点
2.预习频数与频率,如何制作频数表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课堂导入
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学习任务二】
1.开展项目活动一:
从某医院去年10月份出生的20位新生婴儿体重如下(单位:kg):
4.7,2.9,3.2,3.53.6,4.8,4.3,3.6,3.8,3.4,3.4,3.5,2.8,
3.3,4.0,4.5,3.6,3.5,3.7,3.7
追问1:哪个范围内新生婴儿人数最多,在哪个范围内新生婴儿人数最少?
追问2:体重在3.55~3.95kg范围内的新生儿有多少人?在4.35kg以上的新生儿有多少人?
总结:
o
2.项目化活动:那频数表怎么制作?
追问1:分组首先要找出什么数,再计算什么?
追问2:组距哪里来?组数怎么算?
追问3:边界值怎么取?
总结:
【学习任务三】合作学习
研究七年级男生、女生的身高和所穿运动鞋鞋码的数据分布情况。
要求:
1.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了解本班男生、女生的身高和鞋码,获得数据。
2.将获得的四种数据(男生身高、男生鞋码、女生身高、女生鞋码)分组,并制作频数表。
3.根据频数表,就七年级男生、女生的身高和所穿运动鞋鞋码情况作简单分析。学校如果统一订购运动服、运动鞋,应注意哪些问题?(请与你的同伴合作完成)
【学习任务四】课堂练习
1.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80,若取组距为9,则分成的组数应是()
A.7B.8C.9D.10
2.某校学生会成员的年龄如下表所示,则出现频数最多的年龄是()
年龄
13
14
15
16
频数
4
5
4
3
A.4B.14C.13或15D.2
3.将50个数据分成5组列出频数表,其中第一组的频数为6,第二组与第五组的频数和为
20,则第三组与第四组的频数和为()
A.20B.24C.26D.31
4.已知数据2,其中无理数出现的频数是·
5.一个样本含有20个数据:35,31,33,35,37,39,35,38,40,39,36,34,35,37,36,32,34,35,36,34.
在列频数统计表时,如果组距为2,那么应分成组,32.5~34.5这组的频数为
6.体育委员统计了全班同学60s跳绳的次数,并列出频数表如下:
次数
60≤x80
80≤x100
100≤x120
120≤x140
140≤x160
160≤x180
频数
2
4
21
13
8
4
(1)全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2)组距是多少?组数是多少?
(3)跳绳次数在120≤x160范围内的学生有多少?
【学习任务五】作业布置
1、已知一组数据10,8,6,10,8,13,11,12,10,10,7,8,12,9,11,12,9,
10,11,10,那么频数是5的一组的范围是()
A.7.5~9.5B.9.5~11.5C.5.5~7.5D.11.5~13.5
2、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1,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组
A.10组B.9组C.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