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第五版(于红旗)”课前学习指南
第九章反馈控制电路
目录
1.反馈控制电路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哪些?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2
2.自动增益控制(AGC)与自动频率控制(AFC)的调节参量有何不同?2
3.简单AGC与延迟式AGC的工作特性有何区别?2
4.锁相环路(PLL)为何能实现无频差跟踪?其与AFC的本质区别是什么?3
5.锁相环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件作用是什么?3
6.自动增益控制(AGC)在无线通信中的典型应用场景有哪些?3
7.锁相环路(PLL)在频率合成中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实现倍频或分频?4
8.自动频率微调(AFC)为何在超外差接收机中不可或缺?4
9.如何理解锁相环路的“锁定”状态?判断锁定的关键条件是什么?4
10.学习AGC时,如何分析其动态响应与反调制现象?5
11.如何通过实验区分AFC与PLL的频率跟踪特性?5
12.为什么锁相环路比AFC更适合高精度频率控制?5
13.锁相混频器如何实现频率的加减运算?6
14.简述数字式频率合成器的工作原理及优势。6
—1—
1.反馈控制电路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哪些?各部分的功
能是什么?
答:反馈控制电路由反馈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组成:
反馈控制器:检测输出量xo与输入量xi的偏差,生
成误差信号xe(如AGC中的检波器、AFC中的鉴频器、锁
相环中的鉴相器)。
被控对象:根据误差信号调整输出量,使xo与xi接
近预定关系(如AGC中的可控增益放大器、AFC中的压控
振荡器)。
2.自动增益控制(AGC)与自动频率控制(AFC)的
调节参量有何不同?
答:AGC:调节参量为电压(或电流)幅值,用于维持
接收机输出信号振幅恒定,抑制信号强弱波动(如收音机中
防止强信号过载)。
AFC:调节参量为频率,用于缩小振荡器频率与标准频
率的偏差(如接收机本振频率稳定)。
3.简单AGC与延迟式AGC的工作特性有何区别?
答:简单AGC:一旦有输入信号,AGC立即起作用,
导致弱信号时增益过早降低,影响接收灵敏度。
延迟式AGC:设置延迟电压,仅当输入信号超过一定阈
值(如EAEA0)时才启动AGC,避免弱信号时增益损失,
提升小信号接收性能。
—2—
4.锁相环路(PLL)为何能实现无频差跟踪?其与AFC
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答:PLL无频差原理:通过鉴相器检测相位差,输出误
差电压控制压控振荡器(VCO)频率,最终使频率误差为零
(仅存稳态相位差)。
与AFC的区别:
AFC:基于鉴频器,稳态时存在剩余频差(频率误差无
法完全消除)。
PLL:基于鉴相器,稳态时频率误差为零,相位误差恒
定,跟踪精度更高。
5.锁相环路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件作用是什么?
答:鉴相器(PD):比较输入参考信号与VCO输出信号
()
的相位差,输出误差电压vdt。
低通滤波器(LPF):滤除误差电压中的高频成分,提取
()
直流控制电压vct。
()
压控振荡器(VCO):根据vct调整振荡频率,实现相
位跟踪。
参考频率源:提供稳定的基准频率(如晶体振荡器)。
6.自动增益控制(AGC)在无线通信中的典型应用场
景有哪些?
答:接收机前端:防止强信号导致放大器饱和或阻塞(如
广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