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胃癌科普讲座护理.pptx
文件大小:2.71 MB
总页数:2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2.91千字
文档摘要

胃癌科普讲座护理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02

病因与危险因素

01

胃癌基本概念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04

治疗手段概述

05

护理措施要点

06

预防与康复管理

胃癌基本概念

01

定义与发病现状

死亡率

胃癌的死亡率较高,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03

胃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尤其在东亚地区,与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02

发病现状

胃癌定义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

01

解剖结构基础

胃壁由内向外依次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

胃的分层结构

胃具有储存食物、分泌胃液、杀灭细菌、初步消化食物等多种功能。

胃的生理功能

胃癌好发于胃窦部、贲门部等胃黏膜上皮细胞易受损的部位。

胃癌的好发部位

早期胃癌

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上腹不适、嗳气等,易被忽视。

进展期胃癌

随着病情的发展,胃癌进入进展期,出现上腹痛、餐后加重、纳差、乏力及消瘦等症状。

晚期胃癌

晚期胃癌可出现上腹持续性疼痛、恶病质、胃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转移途径

胃癌主要通过淋巴结和血液两种途径进行转移,也可直接蔓延至邻近器官。

疾病发展进程

病因与危险因素

02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能够在胃中生存的细菌,可导致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等疾病。

慢性胃炎可能导致胃黏膜发生萎缩、肠上皮化生等病变,进而增加胃癌的风险。

高盐、腌制、熏烤等食品含有致癌物质,长期摄入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家族中有胃癌病史的人,其患胃癌的风险较高。

主要致病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

长期慢性胃炎

饮食习惯

遗传因素

高危人群特征

年龄

生活习惯

性别

慢性疾病

胃癌的发病年龄一般集中在40岁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胃癌,这可能与男性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有关。

长期吸烟、饮酒、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

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胃部疾病的人,患胃癌的风险较高。

日常预防策略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胃镜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胃癌的早期症状,提高治愈率。

01

饮食调整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高盐、腌制、熏烤等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02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会增加患胃癌的风险,应尽早戒烟限酒。

03

规律作息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有助于减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04

临床表现与诊断

03

典型症状解析

疼痛

胃癌早期常常有上腹部隐痛或不适感,疼痛无明显规律,进食后加重。

02

04

03

01

消瘦和贫血

胃癌患者常常出现体重下降和贫血,尤其是短期内明显。

消化不良

胃癌导致的消化不良表现为餐后饱胀、嗳气、食欲下降等。

消化道出血

晚期胃癌可能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

常用检查手段(胃镜、影像学)

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癌最重要的方法,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进行活检。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钡餐造影、CT、MRI等,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转移情况。

超声内镜检查

超声内镜可判断胃癌的浸润深度和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

肿瘤标志物检查

肿瘤标志物如CEA、CA72-4等,有助于胃癌的辅助诊断和病情监测。

临床分期标准

6px

6px

6px

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未突破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

原位癌

肿瘤侵犯肌层或浆膜层,常有淋巴结转移。

进展期胃癌

肿瘤突破黏膜下层,但未侵犯肌层,无淋巴结转移或仅有周围淋巴结转移。

早期胃癌

01

03

02

肿瘤已转移到远处器官或组织,如肝、肺、骨等。

晚期胃癌

04

治疗手段概述

04

根治性手术

切除癌肿和可能受侵犯的淋巴结及胃组织,以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的。

姑息性手术

对于晚期或无法根治的胃癌,通过手术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适用于早期胃癌和黏膜下肿瘤,可保留胃功能。

手术方式选择

放疗与化疗方案

利用高能射线杀灭癌细胞,分为术前放疗、术中放疗和术后放疗。

放疗

通过化学药物杀死癌细胞,包括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和姑息性化疗。

化疗

放疗和化疗联合应用,提高疗效,减轻毒副反应。

联合放化疗

靶向与免疫治疗进展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基因或蛋白质,阻断其生长和扩散。

免疫治疗

联合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杀死癌细胞。

结合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优点,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副作用。

1

2

3

护理措施要点

05

术前术后护理规范

术前准备

协助医生进行患者身体检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确保手术室环境整洁、设备齐全,并按照医嘱给予患者术前用药。

术后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