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0题)
1、作者对政治并不回避,她在______,在_______,甚至有_______,但在处理现实与文本的关系上她仍然有所克制,选择更密实地敲打她笔下的人物,以此来与现实背景产生对比,让现实成为远景,虚构的人物成为近景,远近交映,又保持距离,这需要深厚的写作功底。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追问苦笑愤怒
??B:诘问苦笑愤怒
??C:追问讪笑恼怒
??D:诘问讪笑愤怒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第一空,“追问”指追根究底地查问,多次的问;“诘问”意为责问,质问。两者比较,“诘问”语气更重,而第一空对应前文的“作者对政治并不回避”“敲打”可知此处应该选择语气较重的“诘问”,所以排除A、C选项。
第二空,“苦笑”是指心里不高兴而勉强做出的笑容,“讪笑”指讥笑或勉强装笑。文中表达的是作者通过作品对政治表达不满,“讪笑”放在这里更符合语境,排除B选项。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
2、对于“自保型谎言”的区分对待:倘若形势所迫必须自保,可在不伤害第三方的前提下为之,倘若撒谎或者不撒谎都不会改变结果,那宁可不撒谎,还能落个老实的好名声。以下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是()。
??A:善意的谎言是可以容忍的
??B:无论是否利己撒谎都是不对的
??C:撒谎有时是不得不为之的自保行为
??D:为自保可以在不损人的情况下撒谎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这是一道细节判断题。文段对“自保型谎言”的区分进行了界定,如果形势所迫,在不伤害第三方情况下,可以有自保型谎言;如果改变不了结果,宁可不撒谎。可知形势所迫必须自保可能会选择撒谎,有时表述温和,C选项正确。A选项,文段没有提及我们是可以容忍善意的谎言的,排除。B选项,原文的意思是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撒谎,“都是不对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选项,根据“倘若撒谎或者不撒谎都不会改变结果,那宁可不撒谎,还能落个老实的好名声”可知,若撒谎不能改变结果,自保情况下也并非会撒谎,故“为了自保撒谎”略显绝对,排除。
故本题选C。
?
3、在养生专家的________下,在环保主义者的________下,在时尚的引领下,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公众流行着一种新的行为方式——素食。这种饮食行为的极端者被称为素食主义者。而素食主义者除了极力提倡素食以及把素食的优点扩大和________到极致外,还对荤食极其不屑。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倡导?影响?渲染
??B:建议??游说?宣扬
??C:影响?倡议?夸张
??D:督促?推动?鼓吹
正确答案选项:A
解析:?
分析第一空。填入的词语与“养生专家”搭配。A项“倡导”指率先提议:B项“建议”指向有关方面提出自己的主张:C项“影响”指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人或事)的行为、思想或性质。A项、B项和C项均可与“养生专家”搭配。D项“督促”指对某一特定环节﹑过程进行提醒、监督和管理,使其结果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多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小辈,与“养生专家”搭配不当,排除D项。
分析第二空。与“环保主义者”搭配,根据“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公众”可知,该空针对公众。A项和C项“影响”“倡议”与“环保主义者”搭配恰当。B项“游说”指劝说别人接受某种意见或主张,一般针对特定的群体,无法面向最普遍意义上的公众,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
分析第三空。根据第三空前的“和”可知,填入的词语与“扩大”并列,应填入一个动词。A项“渲染”比喻夸大地形容,可做动词,符合文意。C项“夸张”可以做形容词,指言过其实:也可做名词,指一种修辞方式,但不能做动词,排除C项。
故本题选A。
【解析拓展】
推动:指使工作展开。宣扬:广泛传布,传扬。鼓吹:宣扬,使众人知道,通常含贬义。
?
?
4、著名的教育学家约翰·亨利赫·裴斯泰洛齐曾强调说,对不听话的注意力进行训练,“绝对是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如今,现代认知科学的结果也证明了这点。神经科学研究就为我们带来了好消息:专注力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常常专注做事的人,长期如此便会取得更多的成就,也会更有效率,即使这个人已经上了年纪。
该段文字最想表达的是()。
??A:专注一定会取得更多的成就
??B:专注是可以训练的
??C:神经科学研究对专注有了更深的研究
??D:上了年纪的人也会取得成就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文段开篇通过援引教育学家的话,提出“对不听话的注意力进行训练”的观点,接着通过“神经科学研究”的结果佐证了“专注力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尾句补充说明专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