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气管切开护理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1烧伤患者气道管理概述02术前护理准备03术后常规护理措施04感染预防控制05并发症监测与处理06康复与家属指导
01烧伤患者气道管理概述
气管切开术适应症如喉水肿、喉痉挛等引起的呼吸困难。喉源性呼吸困难如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导致的呼吸衰竭。呼吸功能失常因吸入性损伤或瘢痕形成导致的气管狭窄。烧伤后气管狭窄如需要长时间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其他
烧伤合并气道损伤特点6px6px6px烧伤后喉部及气管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易导致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烧伤后皮肤及黏膜的屏障功能受损,易于感染。易于感染烧伤可能导致喉部及气管的神经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呼吸功能。呼吸功能受损010302烧伤后气道瘢痕增生可能导致气道狭窄,影响呼吸。气道瘢痕形成04
护理目标与原则0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堵塞。02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促进患者康复通过护理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护理目标与原则
护理目标与原则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困难等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定期更换敷料,防止伤口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护理目标与原则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防止感染。01加强营养支持通过肠内或肠外途径给予患者充足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02
02术前护理准备
器械设备检查清单气管切开器械包呼吸机吸引器急救药品包括气管切开刀、手术剪、止血钳、气管套管等。确保呼吸机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必要时辅助患者通气。术前准备好吸引器,确保吸引管道通畅,随时准备吸痰。备好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地塞米松等,以备不时之需。
使用固定带或沙袋固定患者头部,确保手术过程中不晃动。固定方法在患者肩部垫上软垫,使头部后仰,便于手术操作。肩部垫者应取仰卧位,头部后仰,使气管充分暴露。体位选择术前应清理患者呼吸道,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体位与固定方案
呼吸困难处理术中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手术,给予吸氧或气管插管。出血处理如切开气管时出血较多,应立即用止血钳止血,必要时输血或补液。皮下气肿预防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气管周围血管和组织,防止皮下气肿的发生。心肺复苏准备术前应做好心肺复苏的准备,以备不时之需。急救预案制定
03术后常规护理措施
气道湿化管理规范采用湿化器或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等方法,确保吸入气体湿度适宜。湿化装置的使用选用无菌蒸馏水或生理盐水,避免使用含有药物或刺激性成分的湿化液。湿化液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调整湿化频率和湿化量,避免湿化过度或不足。湿化频率和湿化量
套管固定与更换流程皮肤护理保持套管周围皮肤干燥、清洁,定期消毒,防止感染。03根据患者病情和套管类型,定期更换套管,以避免套管堵塞或感染。02套管更换套管固定采用适当的固定方法,确保气管套管稳固不动,避免套管移位或脱落。01
吸痰操作标准化步骤评估患者情况准备工作吸痰操作操作后处理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氧饱和度、痰液的量和性质等,确定吸痰时机和方式。准备吸痰器、吸痰管、生理盐水等吸痰所需物品,确保吸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套管内,吸净痰液,注意避免损伤气管黏膜和引起患者不适。吸痰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呼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同时,清洗、消毒吸痰器和吸痰管,以备下次使用。
04感染预防控制
环境消毒等级要求病房环境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所处的环境必须保持清洁,每日进行空气消毒,以降低空气中的细菌含量。01物品消毒接触患者的医疗用品,如气管套管、吸痰管、雾化器等,需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02医护人员隔离患有感染性疾病的医护人员不得接触患者,以避免病菌传播。03
手卫生执行标准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洗手,并严格按照洗手流程进行,确保手部清洁。洗手在接触患者前,医护人员需用消毒液对手部进行彻底消毒,以杀灭手部细菌。消毒在接触患者时,医护人员需佩戴无菌手套,以避免手部细菌直接接触患者伤口。手套使用
创面分泌物处理原则保持干燥清理分泌物后,需保持创口干燥,避免潮湿环境促进细菌生长。03清理分泌物时,需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02无菌操作及时清理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创口处会有分泌物产生,需及时清理以保持伤口清洁。01
05并发症监测与处理
出血风险评估要点监测切口渗血情况观察气管切开伤口有无渗血,以及渗血的颜色和量,若渗血不止或颜色鲜红,应及时报告医生。评估凝血功能避免剧烈咳嗽和过度运动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及时发现凝血异常。这些行为可能导致气管切开处出血,应指导患者避免。123
套管堵塞预警信号呼吸困难加重患者呼吸困难突然加重,可能是套管堵塞的先兆,应立即检查套管是否通畅。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