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护理查房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01
病例基础信息
02
护理评估重点
03
专科护理措施
04
并发症预防策略
05
健康宣教内容
06
查房总结与改进
01
病例基础信息
病史采集要点
病史采集要点
主诉
既往史
现病史
个人史
患者自述甲状腺相关症状,如肿块、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患病时间、症状变化情况、是否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既往甲状腺疾病史、治疗经过及效果等。
有无其他疾病史,特别是与甲状腺相关疾病,如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
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无特殊嗜好,如吸烟、饮酒等。
临床表现
甲状腺肿大、疼痛、质地变化、结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等。
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T3、T4、TSH)、甲状腺抗体检测、甲状腺超声等。
病理组织学检查
细针穿刺活检(FNAC)、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
甲状腺核素扫描、CT、MRI等,评估甲状腺形态、大小、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诊断依据分析
根据甲状腺功能及抗体检测结果,选择适当的药物,如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激素等。
对于结节较大、有压迫症状、疑似恶性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且药物或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以及甲状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
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超声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概述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性碘治疗
随访与监测
02
护理评估重点
症状与体征观察
观察甲状腺大小、形态,有无结节、肿块等。
甲状腺肿大程度
注意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
压迫症状
观察有无突眼及其程度,突眼者注意保护眼睛。
突眼情况
询问患者有无甲状腺疼痛,有无压痛。
甲状腺疼痛
实验室指标监测
甲状腺功能指标
监测TSH、T3、T4等指标,了解甲状腺功能状态。
01
检测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辅助诊断甲状腺疾病。
02
血常规、肝功能
了解患者整体身体状况,评估药物对造血系统和肝脏的影响。
03
抗体检测
患者心理状态评估
认知功能
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及时给予心理疏导。
治疗依从性
焦虑与抑郁
了解患者认知能力,判断有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情况。
评估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确保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03
专科护理措施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并告知患者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用药指导与观察
观察药物反应
密切观察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后的反应,如出现皮疹、发热、粒细胞缺乏、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
用药时间与剂量
严格按照医生开具的医嘱执行,不可随意更改用药时间和剂量,以免影响药效。
饮食禁忌与营养支持
饮食禁忌
禁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鱼等,以及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辣椒、浓茶、咖啡等。
01
营养支持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豆类等,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02
膳食搭配
根据患者口味和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03
术后应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伤口渗出物的引流。
术后体位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伤口护理
术后患者需适当活动,以促进身体康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活动时间
01
03
02
术后活动管理规范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伤口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呼吸困难、出血等。
并发症预防
04
04
并发症预防策略
甲亢危象识别要点
体温急剧升高
01
体温可达39℃以上,伴大汗淋漓、皮肤潮红、脱水等。
心率加快
02
心率超过140次/分钟,可出现心律失常。
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03
如烦躁、焦虑、呕吐、腹泻等。
及时诊断与处理
04
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进行甲亢危象的评估,及时给予抗甲状腺药物、碘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应对
识别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
如畏寒、乏力、手足肿胀、嗜睡、记忆力减退等。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根据检查结果,给予适量的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根据甲状腺功能调整甲状腺激素剂量,保持TSH在正常范围。
注意事项
替代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剂量,避免出现过量或不足。
术后出血/感染防控
术前需做好患者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检查,预防术中出血。
术前准备
手术过程中应彻底止血,减少术后出血的风险。
术中止血
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降低感染发生率。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术后观察与处理
05
健康宣教内容
自我监测方法指导
监测症状
指导患者了解甲状腺相关症状,如心悸、手抖、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