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临床检验基础模考试题(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
1.阴道清洁度检查结果III度时,可见()。
A、杂菌(++++)
B、白(脓)细胞5~15个/HP
C、上皮细胞(一)
D、杆菌(++)
E、脂肪细胞
正确答案:C
2.瑞特染液中碱性染料是()。
A、甲醇
B、亚甲蓝
C、乙醇
D、苏木精
E、伊红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瑞特染液中碱性染料是亚甲蓝,酸性染料是伊红,甲醇和乙醇起溶剂作用,苏木精不是瑞特染液的成分。
3.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最大的上皮细胞是()。
A、鳞状上皮细胞
B、表层变移上皮细胞
C、底层变移上皮细胞
D、中层变移上皮细胞
E、肾小管上皮细胞
正确答案:A
4.维持阴道正常环境的pH范围是()。
A、5~5.5
B、7~7.5
C、3~3.5
D、4~4.5
E、6~6.5
正确答案:D
5.保证加热乙酸法结果可靠的操作要点是()。
A、结果判读时间和背景
B、控制加酸量和盐类浓度
C、尿液浑浊的控制和处理
D、加热温度和时间
E、尿量多少与送检时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保证加热乙酸法结果可靠,控制加酸量和盐类浓度很关键。加酸量过少,蛋白质沉淀不完全;加酸量过多,可使阳性结果减弱甚至出现假阴性。盐类浓度过高可导致假阳性,过低又可能使蛋白质漏检,所以要严格控制加酸量和盐类浓度,以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6.引起加热乙酸法蛋白质定性假阳性结果的防腐剂是()。
A、甲醛
B、盐酸
C、冰乙酸
D、麝香草酚
E、甲苯
正确答案:D
7.关于血液分析仪网织红细胞计数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RMI——网织红细胞平均直径
B、LFR——弱荧光率网织红细胞
C、MFR——中荧光率网织红细胞
D、HFR——强荧光率网织红细胞
E、RDwr——网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血液分析仪网织红细胞计数中,RMI是网织红细胞成熟指数,不是网织红细胞平均直径,A选项叙述错误;LFR是弱荧光率网织红细胞,MFR是中荧光率网织红细胞,HFR是强荧光率网织红细胞,RDwr是网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B、C、D、E选项叙述正确。
8.乙酸纤维素膜电泳法检测尿本一周蛋白时,如果其浓度较低,应预先将尿液浓缩()。
A、50~100倍
B、5~10倍
C、150~200倍
D、10~50倍
E、100~150倍
正确答案:D
9.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
A、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
B、空泡变性
C、中毒颗粒
D、卡波环
E、核固缩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卡波环是红细胞内出现的异常结构,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空泡变性、中毒颗粒、核固缩均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
10.引起红细胞生理性增加的原因,应除外()。
A、妊娠
B、剧烈体力劳动
C、冷水浴
D、恐惧
E、兴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红细胞生理性增加常见于兴奋、恐惧、剧烈体力劳动、冷水浴等情况,可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导致红细胞暂时增多。而妊娠中、后期血浆容量明显增加,血液被稀释,红细胞数量减少,是红细胞生理性减少的原因。
11.关于抗凝剂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EDTA—Na2溶解度小于EDTA—K2
B、草酸盐能与血浆中钙离子生成可溶性螯合物
C、肝素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
D、枸橼酸钠可用于血液检查
E、枸橼酸钠可用于输血保养液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草酸盐能与血浆中钙离子生成难溶性草酸钙沉淀,从而阻止血液凝固,而不是生成可溶性螯合物。EDTA—Na?溶解度小于EDTA—K?;肝素是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理想抗凝剂;枸橼酸钠可用于血液检查及输血保养液。
12.冷藏保存尿液,要求温度控制在()。
A、0~4℃
B、4~12℃
C、-2~-8℃
D、6~18℃
E、2~8℃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尿液冷藏保存一般要求温度控制在2~8℃,在此温度区间可较好地保持尿液成分的相对稳定,避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尿液成分发生变化,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3.凝血检查首选抗凝剂为()。
A、枸橼酸钠
B、EDTA—K2
C、肝素
D、草酸钠
E、双草酸盐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枸橼酸钠能与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是凝血检查的首选抗凝剂。其优点是对V因子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不影响血小板功能,适用于凝血功能检查。EDTA—K2主要用于血常规检查等,能与钙离子结合,使血液不凝固。肝素是一种高效抗凝剂,主要用于血液标本的体外抗凝,常用于血气分析等,但不用于凝血检查的首选。草酸钠和双草酸盐也可作为抗凝剂,但它们对凝血因子有一定影响,一般不用于凝血检查的首选。
14.加热乙酸法可用于测定()
A、尿蛋白
B、尿糖
C、尿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