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伤的急救处理流程演讲人:日期:
目?录CATALOGUE02现场紧急处置措施01蛇咬伤初步识别03医疗救治关键步骤04特殊场景应对策略05康复与风险预防06公众教育体系
蛇咬伤初步识别01
毒蛇与无毒蛇区分要点01毒蛇咬伤局部伤口周围出现肿胀、疼痛、瘀斑,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抽搐等症状。02无毒蛇咬伤局部伤口疼痛轻微,无明显肿胀、瘀斑,无全身症状。
咬伤症状快速判断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眼睑下垂、吞咽困难、言语不清等。神经毒症状局部伤口剧烈疼痛、肿胀、皮肤坏死、出血不止、淋巴结肿大等。血液毒症状同时出现神经毒和血液毒症状,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混合毒症状
咬伤时间与部位记录咬伤时间尽量记录咬伤发生的具体时间,以便后续处理。01咬伤部位详细记录咬伤部位,包括咬伤的肢体、伤口的数量和分布情况。02
现场紧急处置措施02
保持患者镇静方法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心情,避免因紧张而加速血液循环,导致毒液扩散。深呼吸安静休息转移注意力让患者保持安静休息状态,减少活动,以减缓毒液在体内的扩散速度。通过交谈或让患者看其他事物,转移其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和焦虑。
伤肢制动咬伤后不要随意移动伤肢,以免加速毒液扩散。可用绷带或布条在伤口上方5-10厘米处绑扎,但需注意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避免绑扎过紧导致肢体缺血坏死。低位处理将伤肢放置在心脏水平以下,以减缓毒液向心脏回流速度。同时,尽量保持伤口处于相对低位,有利于毒液排出。伤肢制动与低位处理
错误急救行为避免避免用口吸毒切勿用口吸毒,以免毒液进入口腔黏膜或消化道,导致中毒症状加重。避免切开伤口避免过度依赖止血带不要尝试切开伤口或挤压伤口,以免加速毒液扩散和增加感染风险。止血带只能暂时减缓毒液扩散速度,不能代替其他急救措施。因此,在使用止血带的同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治。123
医疗救治关键步骤03
抗蛇毒血清应用原则尽早使用剂量要足够选用正确的抗蛇毒血清观察过敏反应被毒蛇咬伤后应尽快使用抗蛇毒血清,以中和体内毒素,降低死亡率。应选用针对咬伤毒蛇种类的抗蛇毒血清,不同种类的毒蛇需要不同的抗蛇毒血清。注射抗蛇毒血清的剂量要足够,以充分中和体内毒素。使用抗蛇毒血清前应做过敏试验,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生命体征监测指标呼吸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深度,以及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呼吸窘迫等症状。01血压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判断是否出现休克。02心跳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及时发现并处理心律失常。03神经症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抽搐等神经症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04
伤口清创与感染预防清洗伤口用生理盐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伤口,去除毒液和细菌毒包扎用碘酒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防止细菌侵入。切开排毒在咬伤部位做“十”字形切开,以便毒液排出。注意切开深度不要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为了预防破伤风,应在清创后给患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特殊场景应对策略04
偏远地区自救方案寻求帮助止血处理清洗伤口自我观察尽可能用手机或其他通讯设备向外界求助,描述自己的情况和位置。用干净的绷带或衣物在咬伤部位上方紧紧扎住,减缓毒素扩散。用流动的水或消毒液清洗伤口,尽可能去除毒牙留下的污渍和细菌。保持冷静,记录咬伤时间、症状等信息,以便后续治疗。
儿童/孕妇特殊处理6px6px6px儿童和孕妇应优先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确保安全。优先救治孕妇被咬伤后,应及时咨询医生,了解对胎儿的影响。孕妇注意事项针对儿童,应尽快用绷带或衣物固定咬伤部位,避免毒液扩散。紧急处理010302对于儿童和孕妇,应进行心理安抚,减轻恐慌和焦虑。心理安抚04
群体性咬伤响应机制分级救治根据咬伤情况和人数,进行分级救治,确保重伤员优先得到救治。01协调资源及时协调医疗资源和救援物资,满足救治需求。02信息报告及时向上级部门和相关机构报告,以便做好后续应急处置工作。03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对蛇咬伤预防和急救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自救互救能力。04
康复与风险预防05
并发症预警信号咬伤部位及周边组织肿胀严重,甚至不断扩散。局部肿胀加剧咬伤处出现红肿、剧烈疼痛,并伴有发热症状。咬伤后出现呼吸急促、困难,或心悸等严重症状。红肿、疼痛、发热咬伤部位持续出血,或流出异常颜色、气味的液体。出血不止或血液异吸困难、心悸等严重症状
康复期护理要点保持伤口清洁遵循医嘱用药适度活动均衡饮食定期用消毒水清洗伤口,避免感染。按医生建议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康复活动,促进伤口愈合。保持营养均衡,有助于伤口恢复。
野外防护装备建议避免皮肤裸露,减少被蛇咬伤的风险。穿着长袖长裤野外活动时,携带有效的蛇药以备不时之需。携带蛇药如蛇杖、蛇夹等,用于驱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