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骨折个案护理模板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ATALOGUE
02
护理评估要点
03
护理诊断方向
04
护理措施实施
05
康复训练计划
06
出院健康宣教
01
病例简介
01
病例简介
PART
性别:男
姓名:张三
年龄:45岁
职业:工人
现病史:患者于今日不慎摔倒,右手着地,随即出现右腕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无昏迷、恶心、呕吐等症状。
主诉:右腕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患者基本信息采集
今日下午3点左右
受伤时间
右手撑地
受伤姿势
工地
受伤地点
01
03
02
受伤机制分析
较大,摔倒时右手受到较大冲击力
受伤力度
患者摔倒后自行站起,发现右腕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遂来我院就诊。
受伤后处理
04
05
影像学检查结果
右桡骨远端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关节面受累,周围软组织肿胀。
X线片
右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关节面不平整,周围软组织肿胀明显。
CT检查
右桡骨远端骨折,骨髓水肿,周围软组织损伤,关节腔内积液。
MRI检查
02
护理评估要点
PART
疼痛程度评估方法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通过让患者主观评估疼痛程度并指示在一条刻度线上相应位置,评估疼痛程度。
数字评分法(NRS)
面部表情疼痛量表
让患者用0-10的数字表示疼痛程度,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
通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来评估疼痛程度。
1
2
3
肢体功能状态判定
关节活动度
评估患者桡骨骨折近端和远端关节的活动范围,包括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等。
01
肌力评估
测量患者上肢肌肉的力量,特别是与桡骨骨折相关的肌肉群,如前臂旋前、旋后肌群等。
02
肢体感觉检查
检查患者上肢的感觉功能,包括触觉、痛觉和温觉等,以确定是否存在神经损伤。
03
并发症风险筛查
骨折特有并发症
如桡骨头骨折可能引起关节脱位、缺血性坏死等。
03
包括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损伤性骨化、关节僵硬等。
02
晚期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
包括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重要脏器损伤、重要组织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等。
01
03
护理诊断方向
PART
急性疼痛管理需求
疼痛评估
疼痛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疼痛教育
采用疼痛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确定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影响因素。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
采用冷敷、按摩、针灸等非药物方法减轻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疼痛知识,提高疼痛管理意识,促进疼痛缓解。
制动与固定
根据骨折类型及程度,选择合适的制动与固定方法,确保骨折端稳定,避免二次损伤。
肢体康复锻炼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计划,包括关节活动、肌肉收缩等,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日常生活协助
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协助,如穿衣、洗漱、进食等,减轻患者自理负担。
康复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康复知识,强调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提高康复依从性。
肢体活动受限问题
潜在感染风险控制
消毒与清洁
对伤口及周围皮肤进行定期消毒处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伤口感染。
抗生素应用
根据伤口情况及细菌培养结果,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风险。
体温监测
定时测量体温,及时发现发热等感染迹象,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感染预防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感染预防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减少感染风险。
04
护理措施实施
PART
疼痛干预技术应用
6px
6px
6px
根据疼痛程度,给予患者口服或注射止痛药物,减轻疼痛。
药物镇痛
通过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提高疼痛阈值。
心理干预
运用冰敷、按摩、针灸等物理方法,缓解患者疼痛。
物理镇痛
01
03
02
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调整疼痛干预措施。
疼痛评估
04
外固定护理操作规范
外固定器材选择
外固定稳定性
皮肤护理
外固定调整
根据患者骨折部位、类型,选择合适的外固定器材。
确保外固定器材稳定、牢靠,避免移位或松动。
保持外固定器材与皮肤接触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压疮和感染。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和X线检查结果,适时调整外固定器材的松紧度和角度。
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早期采用冰敷,可缩小血管,减轻局部充血和肿胀。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合理的功能锻炼计划,促进患肢血液循环,预防肿胀。
根据患者病情,酌情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减轻肿胀。
肿胀预防处理方案
抬高患肢
冰敷治疗
功能锻炼
抗凝药物应用
05
康复训练计划
PART
早期被动活动指导
通过被动弯曲和伸展手指关节,防止关节僵硬。
手指关节活动
在疼痛可耐受范围内,进行手腕的轻柔旋转和背屈活动。
手腕关节活动
在医师指导下,适度进行肘关节的屈曲和伸展练习。
肘关节活动
关节活动度恢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