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胫神经损伤护理.pptx
文件大小:9.56 MB
总页数:28 页
更新时间:2025-06-14
总字数:约2.41千字
文档摘要

胫神经损伤护理

演讲人:XXX

日期:

1

2

3

护理评估

临床表现

疾病概述

目录

4

5

6

预防与健康教育

康复训练计划

基础护理措施

目录

01

疾病概述

胫神经解剖定位

神经来源

走行路径

支配肌肉

分布皮肤

坐骨神经干的延续,由腰4~5和骶1~3脊神经的纤维组成。

在腘窝内与腘血管伴行,小腿经比目鱼肌深面伴胫后动脉下降,绕过内踝后方,分为足底外侧神经和足底内侧神经。

肌支支配小腿肌后群和足底诸肌。

皮支分布于小腿后面下部、足底、小趾外侧缘皮肤。

常见损伤原因

由于肢体过度伸展或扭曲,导致神经受到牵拉。

牵拉伤

锐器切割或玻璃割伤等导致神经断裂。

切割伤

如骨折、血肿或肿瘤等压迫神经。

压迫伤

如动脉供血不足或血栓形成导致神经缺血。

局部缺血

损伤分级标准

6px

6px

6px

神经被轻微牵拉或压迫,神经传导功能短暂障碍,感觉和运动功能可完全恢复。

一级

神经完全断裂或严重损伤,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丧失,需手术修复。

三级

神经轴索中断,但神经膜完整,感觉和运动功能部分丧失,但可逐渐恢复。

二级

01

03

02

神经修复后,感觉和运动功能仍有明显残留障碍。

四级

04

02

临床表现

感觉功能障碍

小腿后侧及足底感觉障碍

患者小腿后侧及足底出现感觉减退或消失,对触觉、痛觉、温度觉等感知异常。

足底麻木

触觉定位障碍

足底感觉缺失,患者行走时可能出现踩棉花感或脚底感觉异常。

患者无法准确感知触觉刺激的位置,可能出现定位错误。

1

2

3

足部运动障碍

屈趾障碍

患者足部屈趾无力,无法完成屈趾动作,影响行走和站立稳定性。

01

足内翻畸形

由于胫神经受损,小腿后侧肌肉失去神经支配,导致足内翻畸形。

02

行走困难

足部运动障碍导致患者行走时出现步态异常,如“跨阈步态”或“鸡爪步态”。

03

自主神经症状

胫神经损伤后,小腿皮肤可能出现营养性改变,如皮肤干燥、脱屑、苍白等。

小腿皮肤营养性变化

神经损伤导致局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患肢温度偏低或偏高的情况。

局部温度调节障碍

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可能出现小腿及足部多汗的症状。

小腿及足部多汗

03

护理评估

神经功能检查法

运动检查

让患者主动进行小腿后侧屈肌群及足底肌肉的收缩活动,观察肌肉运动情况和运动范围。

03

用棉签轻触患者小腿后侧及足底,检查患者是否有感觉异常或缺失,确定感觉神经受损的范围。

02

感觉检查

肌力检查

观察患者小腿后侧屈肌群及足底肌肉的肌力情况,评估胫神经损伤程度。

01

疼痛程度分级

患者疼痛程度较轻,可忍受,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患者疼痛较明显,难以忍受,需服用止痛药缓解,影响睡眠。

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需使用强效止痛药,严重影响生活和睡眠。

日常活动能力评估

行走能力

观察患者行走时姿态和步态,是否有足下垂、内翻等异常表现。

01

站立稳定性

评估患者单腿站立时的稳定性,是否容易摇晃或摔倒。

02

日常生活能力

观察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鞋、穿袜、走路等是否受到影响。

03

04

基础护理措施

将患侧下肢抬高,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仰卧位

将患侧下肢伸直,避免膝关节屈曲。

俯卧位

注意保护患侧下肢,避免过度内收和外展。

翻身时

体位摆放原则

皮肤压力管理

按摩皮肤

轻轻按摩患侧下肢的皮肤,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和皮肤坏死。

03

使用软垫或泡沫垫,减少患侧下肢的压力。

02

减轻压力

定期检查皮肤

注意患侧下肢的皮肤颜色、温度和感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01

足部保护方案

每天用温水清洗患侧足部,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保持足部清洁

足部支撑

足趾活动

使用支具或枕头将患侧足部垫高,以减轻水肿和疼痛。

鼓励患者进行患侧足趾的主动活动,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05

康复训练计划

被动关节活动训练

踝关节背屈和跖屈

每日进行踝关节的背屈(向脚尖方向弯曲)和跖屈(向脚底方向弯曲)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

01

膝关节屈曲和伸展

轻柔地进行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活动,有助于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02

髋关节外展和内收

进行髋关节的外展(向外打开)和内收(向内合拢)活动,有助于恢复髋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

03

肌力强化练习

通过提踵等动作,锻炼小腿三头肌的力量,有助于恢复胫神经对肌肉的支配。

小腿三头肌锻炼

尝试用脚趾进行弯曲和伸展动作,有助于加强足底肌肉的力量。

脚趾弯曲练习

在不负重的情况下,进行小腿肌肉的静力性收缩练习,有助于提高肌肉的耐力。

静力性收缩练习

步态再教育方法

步态矫正

通过步态分析,纠正行走过程中的不正常步态,以减少关节的磨损和肌肉的损伤。

03

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逐渐进行负重行走练习,以恢复受伤肢体的正常功能。

02

负重行走

平衡练习

在站立和行走时,注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