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多动症儿童的心理辅导案例.pdf
文件大小:127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2.22千字
文档摘要

多动症孩子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强:化名。男9岁一年级学生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节课,一年级新生小强又唱又跳,又喊又叫,整整一节课,

一秒钟也没停下来。对老师的提醒置若罔闻:老师示意他坐端正,他朝你做个鬼

脸,继续手舞足蹈。下课后,笔者把他叫到身边,问他为什么。孩子振振有词地

回答:

“我高兴呀!高兴么就要唱歌跳舞,是不是啦?”

“可现在你是小学生了,上课要遵守纪律的。”

“大人们都说我是多动症!”

孩子没有直接回答笔者的问题,而是以“我是多动症”为由为自己找借口。

面对他那副理所当然的样子,笔者当即否定:“大人们说错了。你根本就不是多

动症!”孩子稍稍一怔。这应该是一个教育的最佳时机,笔者又耐心地对他说:

“大人们说错了。你那么聪明,那么可爱,一定能做到上课认真听的。对吗?”

孩子朝笔者点了点头。可接下来的一节课,孩子依然如故,效果甚微。体育课上,

孩子经常故意到处乱跑,一不开心,马上躺在地上,任凭体育老师在边上磨破嘴

皮。

二、主要问题

放学了,笔者静静地回忆着小强一天的表现,又上网找出了多动症的特点:

1、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

2、经常离开座位。

3、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

4、很难安安静静地玩。

5、经常显得忙忙碌碌。

6、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

7、常在问题没说完时抢先回答。

8、经常很难按顺序等待。

9、经常打断别人或强使别人接受他。

没想到,孩子每一条都能对上号!

三、辅导策略与实施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不能要求他们一下子转变过来。首先,要对学生关爱、

体谅,不能因为他的好动而感到厌恶。其次,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可达到的

实施目标。根据小强的情况,笔者采用综合性辅导对策,把道德教育与心理辅导

结合起来,运用认知疗法矫正其不良个性,主要使用其中的合理情绪疗法。

而环境的协调(家庭和学校的协调)对小强的教育成败尤为重要,因此争取家庭

的支持更为关键。当然,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养成引

导,应放在各种活动中进行。

第二天,笔者通过细心观察,让他管班级的卫生。嗨!很管用。孩子有事

做了,不吵了许多,一下课就会在教室里来回检查地上有没有纸屑。确实,这类

学生有使不完的精力,所以要组织他们参加一些需要消耗精力的活动,使其旺盛

的精力有地方发泄。

当晚,笔者马上进行了家访。家长的回答,竟让笔者再次瞠目结舌:这孩子

就是这个样,幼儿园里也是这样,肯定是得了多动症!幼儿园的老师们也没有办

法。看来,当天晚上要与家长探讨些什么,已不大可能。最后,笔者只得用“咱

们今晚再好好想想,我明天再来”结束了这次无奈的家访。

要教育好孩子,家庭与学校的合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争取家长的支持。

为了使第二天的家访更具实效,当晚笔者又在网上查询了多动症与顽皮儿童的相

关资料。

第三天,笔者再次来到小强家。详细地询问了小强一直以来的表现,并就孩

子是否属于多动症与家长进行了探讨,最后,与家长在教育上达成了一致:不管

孩子是否属于多动症,在孩子或他人面前绝不能说他是多动症,而是要告诉他:

你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聪明。在教育上:一要多发现孩子的优点,用优点引导

他;二要多鼓励孩子,用肯定、激励的语言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努力;三要用

身边的好榜样教育他。记得赞可夫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

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笔者通过

与小强的谈心,发现孩子还是挺上进的,孩子希望自己每个地方都能在全班得第

一。于是笔者与小强一起制定了分期实施目标:

第一周,上课允许有10分钟做小动作,允许有4次插话;

第二周,上课允许有5分钟做小动作,允许有2次插话;

第三周,上课尽量不做小动作,尽量不插话。

接下来,笔者培养小强当领队组长,没想到,孩子竟非常的怕羞。于是,笔

者一遍遍的鼓励,一次次的教他如何整队,并与家长电话联系,要求家长在家配

合辅导。三天后,孩子能把队伍管理好了,笔者马上用小红花奖励他的进步。

平时,在学校,除了教育他向守纪律、成绩优秀的孩子学习,笔者还经常鼓励他

当老师的小助手,让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此使他过剩的精力再次有宣泄的地

方。),一有进步就奖励小红花;与家长的联系也是不分时间地点场合,只要能

对小强的教育有用。

通过以上的精心安排,不断训练,不停地改进教育方法,三个星期下来,

孩子能听从笔者的教导了,一个月下来,孩子能努力管住自己了,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