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外科A1习题库+答案.docx
文件大小:23.75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3.31千字
文档摘要

外科A1习题库+答案

题目1

患者,男性,35岁。因车祸致腹部损伤2小时入院。查体:P120次/分,BP80/50mmHg,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腹部X线平片

B.腹部B超

C.诊断性腹腔穿刺

D.CT检查

E.MRI检查

答案:C

解析:患者因车祸致腹部损伤,出现休克表现,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考虑有腹腔内出血或脏器损伤。诊断性腹腔穿刺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对判断有无腹腔脏器损伤及损伤的性质有重要价值。若抽出不凝血,提示有腹腔内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若抽出胃肠内容物,提示有胃肠道破裂。腹部X线平片主要用于诊断胃肠道穿孔、肠梗阻等;腹部B超对实质性脏器损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对于少量腹腔内出血可能不敏感;CT检查虽然对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但检查时间相对较长,不适合病情危急的患者;MRI检查费用高,检查时间长,一般不作为首选。

题目2

男性,40岁。因胃溃疡穿孔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4天,突然右上腹剧烈疼痛,伴发热。查体:体温38.5℃,右上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白细胞计数12×10?/L。最可能的诊断是

A.吻合口漏

B.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C.输入袢梗阻

D.输出袢梗阻

E.急性胆囊炎

答案:B

解析: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破裂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3-6天。表现为右上腹突发剧痛和局部明显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伴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全身感染表现。吻合口漏多发生在术后5-7天,表现为腹痛、发热、腹腔引流管引出混浊液体等;输入袢梗阻表现为上腹部剧烈疼痛、频繁呕吐,呕吐物不含胆汁;输出袢梗阻表现为上腹部饱胀、呕吐含胆汁的胃内容物;急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墨菲征阳性,与该患者的手术史及临床表现不符。

题目3

患者,女性,25岁。右乳外上象限有一肿块,直径约3cm,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腋窝可触及2个肿大淋巴结。最可能的诊断是

A.乳腺纤维瘤

B.乳腺囊性增生病

C.乳腺癌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急性乳腺炎

答案:C

解析:乳腺癌好发于外上象限,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可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乳腺纤维瘤多见于青年女性,肿块质硬,边界清楚,活动度好;乳腺囊性增生病多见于中年妇女,乳房胀痛和肿块,具有周期性,与月经周期有关;乳管内乳头状瘤主要表现为乳头溢液,一般无肿块;急性乳腺炎多见于产后哺乳期妇女,乳房红肿热痛,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题目4

男性,60岁。右侧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10年,逐渐增大,站立时出现,平卧后消失。查体:右侧腹股沟区有一梨形肿块,约8cm×6cm,降入阴囊,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腹股沟直疝

B.腹股沟斜疝

C.股疝

D.切口疝

E.脐疝

答案:B

解析:腹股沟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疝块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外形呈梨形或椭圆形,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腹股沟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疝块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入阴囊,外形呈半球形,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股疝多见于中年妇女,疝块经股管突出,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切口疝有手术史,疝块经手术切口处突出;脐疝多见于婴幼儿,疝块经脐环突出。

题目5

患者,男性,30岁。因急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术后5天出现发热,体温38.5℃,伴下腹部坠胀、里急后重。查体:下腹部压痛,直肠指诊直肠前壁有触痛,有波动感。最可能的诊断是

A.盆腔脓肿

B.膈下脓肿

C.肠间隙脓肿

D.切口感染

E.阑尾残株炎

答案:A

解析:急性阑尾炎穿孔术后,炎症渗出物易积聚在盆腔形成盆腔脓肿。盆腔脓肿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下腹部坠胀不适、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直肠指诊可发现直肠前壁饱满、有触痛,有时有波动感。膈下脓肿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上腹部疼痛等;肠间隙脓肿表现为发热、腹胀、腹痛等;切口感染主要表现为切口红肿、疼痛、渗液等;阑尾残株炎表现为类似阑尾炎的症状,如右下腹疼痛等。

题目6

女性,50岁。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T管引流液每天均在2000ml左右,提示

A.肝细胞分泌亢进

B.胆管分泌胆汁过多

C.胆囊浓缩功能减退

D.胆道下端梗阻

E.十二指肠液反流

答案:D

解析: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后,正常情况下T管引流量每天约300-700ml。若引流量过多,可能是胆道下端梗阻,胆汁排出不畅,导致胆汁淤积,经T管引出体外。肝细胞分泌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