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昏迷的诊断鉴别与处理.ppt
文件大小:2.71 MB
总页数:4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3.92千字
文档摘要

体温昏迷前即有高热,提示有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脑炎等;阿托品中毒急性昏迷初不发热,但数小时后高热,常提示有脑干出血、脑室出血第30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呼吸潮式呼吸(过度呼吸与呼吸停顿相交替)—间脑受损、脑疝早期共济失调性呼吸(呼吸深浅,节律完全不规则)—延髓受损。中枢性神经源性过度换气(呼吸深,均匀,持久,可达40-70次/分),见于中脑受损。第3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呼吸气味尿臭—尿毒症酮味—糖尿病酸中毒肝臭—肝昏迷酒味—酒精中毒大蒜味—有机磷农药中毒第3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皮肤、粘膜的改变一氧化碳中毒皮肤呈樱桃色皮肤瘀点见于流行性脑膜炎、败血症皮肤潮红见于感染性疾病、酒精中毒皮肤苍白见于休克皮肤黄染见于肝胆疾病头面部有外伤可能为脑外伤舌、唇咬伤见于癫痫发作第3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意识:机体对外界环境感知并能做出正确反应的状态。意识障碍: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刺激缺乏反应的一种病理状态。昏迷:严重的意识障碍。概念第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理生理基础 正常认知功能的清醒状态需要大脑两半球的认知功能和网状激活系统的觉醒机制都保持完好。网状激活系统是由桥脑,中脑和间脑后部中央核心部位的一些核团与相互联接的纤维组成的一个广泛的网络,它接收来自许多躯体的、内脏的、听觉的和视觉感觉通路的传入性冲动,将这些冲动转送至丘脑的板内核、旁中央核与网状核。这些核团能激活广泛分布在大脑皮层内的许多区域,在每一级水平都有反馈的神经环路使正常的活动保持平衡。 其中影响意识最重要的传入神经结构是脑干上升性网状激动系统(ascendingreticularactivatingsystem),它发放的兴奋向上传至丘脑的非特异性核团,再由此弥散地投射至整个大脑皮层,对皮层的诱发电位产生易化作用,而使皮层不断地维持觉醒状态,该结构的损害不可避免地导致意识障碍。第3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目前已知该结构至少包括三条传导通路:第一条构成丘脑对大脑皮层的抑制性反应;第二条源自下丘脑,通过边缘系统到前脑;第三条来自中缝核和蓝斑,至大脑和丘脑的背正中核群。脑干上升性网状激动系统的核团主要位于延髓、桥脑和中脑被盖部的灰质内。现在已经肯定,维持觉醒状态的中枢结构位于间脑后方和中脑的结合部。其次是中枢整合机构,包括双侧大脑皮层以及和丘脑间的联系。如果双侧大脑皮层受到广泛的损害,则动物对刺激的条件反射反应全部丧失,认识功能和思维内容也因之消失。第4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维持正常状态的主要神经结构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丘脑大脑皮质第5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发病机理 昏迷是由各种原因造成脑的缺血、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或神经递质代谢紊乱等,损害了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不能维持大脑皮层的正常兴奋状态;或者大脑皮层遭受广泛损害及二者共存。第6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意识意识内容与行为觉醒状态大脑皮质记忆、思维、定向力、情感、视、听、语言和复杂运动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机体保持觉醒状态发病机理第7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颅内颅外(全身性)二、病因第8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脑血管病2.颅内占位3.颅内感染4.颅脑损伤5.颅内异常放电(一)颅内病变第9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内分泌与代谢障碍2.重症感染3.急性中毒4.心血管病5.物理性损害(二)颅外病变第10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特点与识别(一)临床特点

(二)诊断第11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意识障碍觉醒障碍意识内容与行为障碍嗜睡昏睡昏迷轻度昏迷中度昏迷深度昏迷意识混浊精神错乱谵妄状态(一)临床特点第12页,共4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觉醒障碍嗜睡昏睡昏迷轻度昏迷中度昏迷深度昏迷病理性睡眠过多过深各种刺激能被唤醒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刺激停止后即入睡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持续强烈刺激下能睁眼、呻吟、躲避醒时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