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设备仪器使用与流程
目录
1、呼吸内科仪器治理制度 1
2、肺功能仪的使用流程 ―― 1
3、鸟牌呼吸机使用流程 3
4、无创呼吸机使用流程
5、简易呼吸器使用流程
6、体外排痰机使用流程
7、血氧饱和度监测仪使用流程
8、压缩式空气雾化泵使用流程
9、壁挂式中心吸引装置使用流程 4
10、壁挂式中心吸氧装置使用流程-----------------------------
11、输液泵使用流程
12、微量注射泵使用流程 5
13、心电图机使用流程 7
14、多参数监护仪使用流程 9
15、频谱保健治疗仪使用流程 10
16、褥疮防治床垫使用流程 13
17、血糖检测仪使用流程 16
18、血压计使用流程 18
19、听诊器使用流程 2
呼吸内科仪器治理制度
1、仪器有专人保养,定期检查维护,有故障时准时报告护士长、科主任,以便准时与修理人员联系。科室自查、设备科巡检及修理状况要进展登记。
2、定时给仪器充电,〔每周一〕,保持各仪器清洁,每次用后彻底清洁或消毒,每周至少常规清洁一次,全部仪器均保持良好备用状态。3、仪器使用前认真检查机器性能,认真核对各相关参数,参数有疑问时,反复测量或更换一台仪器进展比照。
4、未经护士长同意,仪器一律不得外借。
5、仪器设备严格遵照消毒治理标准执行,防止医源性穿插感染。
1
肺功能检查仪
一、操作方法
1、开机翻开肺功能仪的总开关,预热15分钟,仪器标定。每次检查前肺量计必需通过容量定标器标化,确证肺量计工作
正常,〔误差≤5〕,测定的容量需作室温、室压、湿度的环境参数的校正。
输入病人资料:姓名、住院号,测试号、诞生日期、身高、体重、性别。
2、通气功能检查:
1〕受试者夹鼻,取坐位并坐直,不要靠背,双脚着地,双目平视,避开头后仰、俯视。
2)、接咬口器,用唇严密包绕咬口器,夹上鼻夹保证口鼻不漏气。a.慢肺活量检查:安静均匀呼吸,待呼气末基线平稳后,在呼
气末以中等速度尽量吸气至完全,然后一口气呼气至完全。b.用力肺活量检查:完全吸气,然后用力、快速、完全呼气,一气呵成,一般状况下要求在6秒以上。休息片刻,至少重复
测定3次。
c.最大分钟通气量检查:安静呼吸4-5次后,待呼气容量基线平稳后,以最大呼吸幅度、最大呼吸速度持续重复呼吸12秒或15秒。休息5-10分钟后重复其次、三次检查。
3、换气功能检查:呼吸基线平稳后,指挥病人开头慢呼气,一
直将气吐完,在吐气的过程中,操作人员按按钮,一旦病人吐完气后就让病人快速吸气,吸饱至肺总量位置,然后就憋气15秒钟。15秒完毕后就让病人用力吐气,将肺内气体全部呼出。
4、打印报告。
5、关机二、留意事项
1、开机后必需预热20分钟。定标间隔时间应小于24小时。每次定标后误差值应小于3%。
2、输入病人资料时应准确记录各项参数,减小估量值的误差。
3、行通气功能检查时首先应保证安静呼气末基线平稳,避开漏气现象存在;吸气或呼气末应稍作延长一段时间以观看到平台消灭,如未消灭平台则肺容量可能会削减。
4、必需加强肺功能检查室的通风。三、保养
1、清洗;用清水冲洗干净各种管道和部件,留意排去管道内的气泡。还可用超声清洗器或多酶洗液浸泡。
2、消毒;消毒时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应≥1000mg/L。
3、漂洗;由于剩余的化学消毒剂有致癌性和腐蚀性,所以浸泡后必需漂洗干净。
4、延长检查间隔时间,使仪器保持枯燥
5、清洁频率,应每完成一个患者消毒一次。假设有备用传感器及相关部件,可每天消毒一次。假设使用一次性呼吸过滤器,可每周
消毒一次。
6、地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净溶液湿拖肺功能室内地面。
四、常见故障及措施
1、电源不能接通:1)检查电源是否接通.2)更换保险丝.
2、显示屏阅读困难:1)不要把机器放在潮湿,阴冷的房间.2)通电后等待一段时间显示屏就会清楚.
3、不能进展测量:检查传感器是否损坏.
4、打印机不运行:1)检查有无打印纸.2)打印纸装的是否准确.
鸟牌呼吸机操作流程
一、操作方法
1、备齐用物:呼吸机及其附件、供氧装置、减压表、扳手、蒸馏水、多功能插线板
2、正确连接呼吸机各种管路
3、湿化器参加注射用水或蒸馏水至标准刻度,并翻开开关
4、病人预备,糊涂病人解释,取得合作摆好体位
5、连接电源,气源,翻开主机开关、压缩机开关,再翻开氧气瓶总阀开关,然后翻开减压表上的旋钮。
6、连接模拟肺并调试呼吸机,调整呼吸机工作参数,检查呼吸机工作是否正常
7、呼吸机与病人连接,观看人机是否同步,病人胸廓活动度、双肺
呼吸音,气管套囊是否漏气、生命体征、意识、面色、SPO,并
2
准时正确记录。
8、遵医嘱停机,应严格按停机挨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