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管理制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题)
1.依据《危重患者管理制度》,以下哪类患者不属于危重患者范畴?
A.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
B.脑出血量20ml且意识清楚
C.严重创伤伴多器官功能障碍
D.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支持
答案:B
解析:危重患者指病情严重、变化快,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脑出血量>30ml(幕上)或>10ml(幕下)常需紧急处理,20ml且意识清楚未达到危重标准。
2.对危重患者进行APACHEII评分时,不包含以下哪项指标?
A.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B.血肌酐水平
C.年龄
D.收缩压
答案:C
解析:APACHEII评分包含急性生理学评分(12项生理指标,如GCS、血肌酐、收缩压等)、年龄评分(单独计算)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题干问“不包含”的指标,年龄属于单独评分项,非直接纳入APACHEII评分的组成部分。
3.危重患者持续心电监护时,护士发现室性心动过速伴血压80/50mmHg,首要处理措施是?
A.立即通知医生
B.准备除颤仪
C.建立静脉通路
D.记录心律失常类型
答案:B
解析:室速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血压下降)需立即电复律,护士应在通知医生同时准备除颤仪,争取黄金抢救时间。
4.危重患者抢救时,口头医嘱的执行规范是?
A.护士复述一遍即可执行
B.医生补开医嘱后执行
C.护士复述确认后执行,抢救结束6小时内补记
D.护士核对药物后直接执行
答案:C
解析:根据《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抢救时口头医嘱需护士复述确认,执行后保留安瓿,抢救结束6小时内医生补开医嘱并签名。
5.危重患者24小时出入量记录的时间节点应为?
A.每4小时统计一次
B.每6小时统计一次
C.每8小时统计一次
D.每12小时统计一次
答案:A
解析:危重患者需动态监测体液平衡,要求每4小时统计出入量,特殊情况(如休克、急性肾损伤)需每小时统计。
6.机械通气患者的气囊压力应维持在?
A.5-10cmH?O
B.15-20cmH?O
C.25-30cmH?O
D.35-40cmH?O
答案:C
解析:气囊压力过低易导致误吸,过高可损伤气管黏膜,推荐维持25-30cmH?O(或20-30cmH?O,不同指南略有差异,本题以最新版《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为准)。
7.危重患者转运至检查科室时,需携带的必备物品不包括?
A.便携式监护仪
B.简易呼吸器
C.病历复印件
D.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
答案:C
解析:转运需携带实时监测设备(监护仪)、呼吸支持设备(简易呼吸器)、急救药品,病历原件需随患者转运,复印件非必备。
8.评估危重患者压疮风险时,常用的量表是?
A.Braden量表
B.Norton量表
C.Waterlow量表
D.Glasgow量表
答案:A
解析:Braden量表是国际通用的压疮风险评估工具,包含感觉、潮湿、活动能力等6个维度。
9.危重患者血糖管理目标(非糖尿病患者)是?
A.4.4-6.1mmol/L
B.6.1-7.8mmol/L
C.7.8-10.0mmol/L
D.10.0-12.0mmol/L
答案:C
解析:2021年《危重症患者血糖管理专家共识》推荐非糖尿病危重患者血糖控制在7.8-10.0mmol/L,避免低血糖风险。
10.危重患者输血时,护士需双人核对的内容不包括?
A.患者姓名、床号
B.血型、血袋号
C.血液保存时间
D.输血同意书签字
答案:D
解析:输血核对需双人核对患者信息、血液信息(血型、血袋号、有效期)、血制品外观,输血同意书属于术前准备阶段核对内容,非输血时双人核对项。
11.以下哪项不符合危重患者护理记录要求?
A.记录时间精确到分钟
B.使用“患者主诉呼吸困难”等主观描述
C.记录抢救措施及效果
D.护理措施后标注执行者姓名
答案:B
解析:护理记录需客观、准确,应使用“呼吸频率30次/分,双肺可闻及湿啰音”等客观描述,避免主观推断。
12.危重患者发生导管脱落(如中心静脉导管),护士首先应?
A.按压穿刺点止血
B.通知医生
C.评估患者生命体征
D.记录脱落时间
答案:C
解析:导管脱落可能引发出血、空气栓塞等,需首先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氧饱和度),判断是否存在紧急风险,再采取止血等措施。
13.多学科会诊(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