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二章汽车零件的失效机理.ppt
文件大小:1.13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6.79千字
文档摘要

第1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1概述一.失效的定义及其失效的类型1.定义:失效是零件的几何尺寸、几何形状、金相组织、性能发生变化而致使零件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失效:损坏,丧失工作能力性能衰退,虽能工作,但不能圆满完成工作呈现出失效的可能性,继续工作会招致严重后果2.失效的分类失效类型失效形式变形a.弯、扭变形b.拉长c.胀粗d.弹性永久变形e.蠕变断裂a.冲击断裂b.腐蚀断裂c.疲劳断裂表面损伤a.磨损b.表面疲劳c.表面腐蚀第2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零件失效的原因1)内因:导致失效的物理、化学或机械过程,即失效的机理2)外因:a.时间b.应力-物理退化的诱因。(驱动应力和环境应力)4.异常失效的原因1)结构设计不合理2)早期间隙放大0.01mm,汽车寿命减少1万公里3)加工、热处理、材料质量等问题4)装配问题5)使用维护不当造成的问题二.几种失效形式的基本概念1.变形失效1)弹性变形:由于发生过大的弹性变形而造成零件的失效弹性变形的因素:a.材料的承载面积(几何尺寸);b.材料的弹性模量第3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塑性变形:受力、外力撤去后,变形不能恢复,是零件的承受工作能力超过材料屈服强度的结果。因素:零件截面大小、安全系数、材料的屈服强度3)蠕变:工作温度达到材料熔点温度的30%~40%,在受力下出现的塑性变形。2.断裂失效(占零件总失效数的15%~20%)1)塑性断裂:a.纤维状断裂-拉应力b.剪切断裂-扭应力特征:断裂前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其纤维状断裂的特征是断口呈杯锥状,剪切断裂断口的特征呈斜45°。[见图]2)脆性断裂:断裂前变形量很小特征:拉断、剪断时断口较平整,压断、扭断时断口呈斜45°。[见图]易在低温时断裂第4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疲劳断裂承受交变载荷的零件,在应力低于屈服强度情况下出现的瞬断。a.高周疲劳断裂:受应力小于屈服极限,循环次数大于104次。b.低周疲劳断裂:受应力大于屈服极限,循环次数小于104次。特征:断口呈一个源两个区裂纹源:材料、加工等缺陷引起应力集中,在应力集中处首先产生裂纹。两个区:a.平滑扩展区:裂纹不断向深处扩展,由于反复挤压而呈平滑光洁,像瓷器一样光亮,且有明显的前沿线;b.最后断区:实际应力大于强度时发生瞬断,粗糙且灰暗断口分析:前沿线发展不均匀,可能有偶然超载;瞬断区面积大小可以反映断裂时承受的应力;是否有裂纹源,查看材料的使用正误。3.表面损伤失效(占70%~75%)1)磨损:磨料磨损粘着磨损微动磨损2)表面疲劳磨损3)腐蚀失效第5页,共2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2汽车零件磨损失效的形式及机理一.摩擦理论1.经典的摩擦理论对于两个物体直接接触的摩擦a.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b.摩擦系数是一个常数c.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d.摩擦系数与速度无关缺陷:实际上,速度提高时,摩擦系数会降低;对双弹性材料不适用;正压力增大时,产生塑性变形而摩擦;汽车高速行驶时,车轮与路面的附着系数会降低,因此高速刹车、制动距离会增大。2.现代摩擦理论1)摩擦的分子理论:分子的引力和亲合力作用而引起摩擦。由分子理论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