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杨万里《夏夜露坐》阅读答案及解析.docx
文件大小:12.43 KB
总页数:2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杨万里《夏夜露坐》阅读答案及解析
夏夜露坐
杨万里
山翠都成黑,天黄忽复青。
月肥过半璧,云瘦不遮星。
瓦鼓①三四只,村酤一两瓶。
人皆笑我醉,我独笑渠醒。
【注】①瓦鼓,陶制坐具,也称瓷墩。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两句扣住题中“夏夜”两字,以山色、天色的变化,写出了夜晚降临的情景。
B.第三句借璧写月,绘形绘色:月亮已呈现出半圆的形状,月色皎洁明亮超过了璧玉。
C.第四句说天上云彩稀少,故而可见星光闪烁,这是诗人夏夜露坐仰望天空所见之景。
D.全诗用语淡,但能在淡中见新奇,如“肥”“瘦”就显得新鲜而又风趣。
16.某同学给第三联下了“人物呼之欲出”的批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B(“月色皎洁明亮超过了璧玉”错误,“月肥过半璧”中是用璧来比喻月亮的形状,而不是说“月色皎洁明亮超过了璧玉”。)
16.①第三联没有直接写人,但又笔笔不离人,使人物呼之欲出;(2分)②瓦鼓和村酤提示诗人与朋友饮酒的场景,诗人与朋友三四人“夜坐宴饮”;(2分)③坐具简陋、酒水寻常(农家自酿)、场所随便(夏夜露坐),暗示诗人与朋友间亲密的关系,易引发读者对他们洒脱畅快的喝酒场景的想象。
简析
这首诗以夏夜为背景,通过山色、天色、月亮、云彩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美丽。诗人运用“肥”“瘦”等生动形象的词语,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感,语言浅近平淡却新奇风趣。后两句通过瓦鼓、村酤等生活细节,勾勒出一幅闲适的乡村生活图景,表达了诗人独醉于自然、超然物外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