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英语教学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兴趣作为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动力,对英语学习效果有着决定性作用。基于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学用结合”等理念,可从以下多维度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活语言学习热情
新课程强调语言学习应回归真实交际场景。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角色扮演、项目式学习等方式,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例如,在教授购物主题时,可在教室布置简易“超市”,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商品询价、讨价还价等流程;讲解旅游话题时,利用VR技术模拟国外景点,引导学生用英语介绍景点特色、规划旅行路线。真实情境的营造,能让学生直观感受英语的实用性,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二、融合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
英语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引入英语国家的节日庆典、传统习俗、文学艺术等文化元素。比如,在圣诞节前夕,开展“探秘西方圣诞文化”主题活动,让学生用英语介绍圣诞起源、制作贺卡、学唱圣诞歌曲;在诗歌单元教学中,对比赏析中英诗歌,引导学生用英语表达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这种文化浸润式教学,能打破学生对英语的陌生感,使其在文化探索中感受语言魅力,提升学习兴趣。
三、创新评价方式,增强学习成就感
新课程倡导“多元化、过程性”评价理念。教师可构建包含课堂表现、作业完成、项目成果、同伴互评等维度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例如,设立“口语之星”“创意达人”“进步标兵”等个性化奖项,定期通过班级英语角、成果展播等平台展示学生作品;利用学习档案袋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让学生在回顾学习历程中获得成就感。正向的评价反馈能强化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其在积极的氛围中保持学习热情。
四、分层任务驱动,满足个性化需求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风格,设计阶梯式学习任务。如在阅读教学中,基础任务要求学生完成单词释义、段落大意概括;进阶任务鼓励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续写故事;拓展任务则引导学生开展批判性阅读,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分层任务既避免了学困生因难度过高产生畏难情绪,又能满足学优生的挑战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中体验成功,从而激发持续学习的动力。
五、科技赋能课堂,打造趣味学习体验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新课程的重要趋势。教师可利用AI口语陪练、英语学习APP、互动课件等工具,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味性。例如,借助“百词斩”“英语趣配音”等软件,将词汇记忆、口语练习转化为游戏闯关;运用希沃白板设计单词拼写竞赛、语法知识PK等互动活动。科技的融入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性,让学生在沉浸式、游戏化的学习中提升兴趣,实现“寓学于乐”。
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从情境创设、文化渗透、评价改革、分层教学、技术融合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充满活力与温度的英语课堂。当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学生便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主动探索、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