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杭州市淳安县辅警考试试卷真题.docx
文件大小:27.07 KB
总页数:17 页
更新时间:2025-06-15
总字数:约8.71千字
文档摘要

收集版

—PAGE1—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2025杭州市淳安县辅警考试

试卷真题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孙某涉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侦查中,其委托的律师田某要求会见在押的孙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守所应当在3日内安排会见

B.孙某委托律师需要侦查部门许可

C.会见时,侦查机关可以派员在场

D.会见无须侦查机关许可

【答案】:D

2.下列关于办理刑事案件中进行鉴定,说法错误的是()。

A.多人参加鉴定,鉴定人有不同意见的,应当注明

B.重新鉴定,应当另行指派或者聘请鉴定人

C.对鉴定意见,侦查人员应进行审查

D.指派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必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鉴定指定书

【答案】:D

3.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

A.取得被害人谅解的

B.情节特别轻微的

C.主动投案的

D.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

【答案】:B

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传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口头传唤不必出示传唤证

B.传唤证由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批

C.口头传唤后应当补办传唤证

D.口头传唤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答案】:C

5.关于释放被刑事拘留的人,说法错误的是()。

A.释放后,公安机关认为需要继续侦查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B.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C.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可以先复议、复核,暂不释放

D.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释放

【答案】:C

6.你是一个查缉小组的指挥员,你们的任务是检查嫌疑车辆,在盘问驾驶员发现有重大嫌疑时,须对车后备箱进行检查时,应()。

A.让驾驶员打开后备箱一条缝隙后,由民警打开后备箱进行检查

B.让驾驶员下车后,由你的民警打开后备箱进行检查

C.让驾驶员直接打开后备箱进行检查

D.让驾驶员留在车上,由民警打开后备箱进行检查

【答案】:A

7.人民警察当场收缴罚款,不出具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的,被处罚人有权()

A.拒绝缴纳罚款

B.拒绝执行处罚

C.提出暂缓执行处罚

D.提出暂缓缴纳罚款

【答案】:A

8.民警甲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在淮河路一小区有人跳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请求指挥中心联系119、120到场

B.尽可能的向指挥中心问清当事人的详细情况

C.民警甲应当及时与跳楼者亲属取得联系,并要求到现场对跳楼者进行劝阻和安抚

D.民警甲到达现场后不需要拉警戒带,不用管理围观挑衅人员

【答案】:D

9.若当事人最后经法院判决均为无罪,下列选项中()可以请求国家赔偿。

A.李某因涉嫌抢劫罪被逮捕

B.赵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公安机关拘传

C.刘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公安机关取保候审

D.陈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

【答案】:A

10.民警甲接到群众报警求助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是求助警情,民警甲可以只身一人前往处置

B.求助类警情现场没有发生殴打事件可以不处理

C.民警甲可以不处理此求助警情

D.民警甲应和同事问清求助内容,及时携带单警装备前往处置

【答案】:D

11.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的主体是()

A.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B.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C.自然人和单位

D.国有公司、企业的董事、经理

【答案】:D

12.当前,我国社会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参与群众往往存在借机发泄心理、盲目从众心理、法不责众心理、表现欲和英雄情节等心理特征。针对这些心理特征,公安机关正确的对策是()。

A.正面引导,有效调控

B.打击典型,兼顾管控

C.严防死守,加强打击

D.惩处为先,强化管理

【答案】:A

13.某年8月,张某拾得刘某丢失的手提包,内有驾驶证、银行卡等物。9月3日,张某把刘某的驾驶证给朋友胡某,称是自己好友的驾驶证,胡某用刘某的驾驶证在交管部门处理违章记分一次。过了几天,张某自己用刘某的驾驶证到交管部门处理违章记分一次。9月12日,刘某接到交管部门违章处理短信通知后,到交管部门查询,得知驾驶证被冒用,后到公安机关报案。张某的行为构成()。

A.扰乱单位秩序

B.招摇撞骗

C.不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D.提供虚假证言

【答案】:D

14.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A.监护人

B.其所在的单位

C.行为人

D.行为人或者监护人

【答案】:D

15.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