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思想政治理论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2.C
3.D
4.D
5.A
6.A
7.B
8.C
9.B
10.B
11.A
12.C
13.B
14.C
15.D
16.D
二、多项选择题:第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
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ABD
18.ACD
19.AC
20.BC
21.ABD
22.BCD
23.ABCD
24.ABCD
25.ABC
26.ABD
27.ABD
28.ACD
29.ABD
30.ABC
31.ABCD
32.ABCD
33.ACD
三、材料分析题:第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
问题。
34.(1)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运动关系原理。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目标动力和
检验其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发展要经过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从理性
认识到实践的两次飞跃。要求我们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
料。然后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
此及彼,由表及里,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经历两次飞跃,认识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
要再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不断发展。要求我们一切从实践出发,
不断发展认识。因此调查是全面、客观、准确掌握情况下的过程,就是要求我们要勇于实践,
获取大量感性材料,再通过思考研究加工为理性认识,推动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良性互动。
(2)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
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矛盾特殊性决定事物的不同性质,
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
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
有离开共性的个性。承认矛盾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我们要承认矛盾,正视矛
盾,全面看待和解决矛盾。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
同的矛盾。从个性中把握共性,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
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35.(1)本题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
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
从根本上看,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
富、生态财富,也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
化。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现代化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使
大自然恢复其活力,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体系的带动下,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充分
的循环利用,生态价值就会转换成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时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
升级,向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只有经济和生态的协同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
态环境的问题,真正建立起从经济到生态的优势转换,更好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
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始终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
自然、保护自然。万物同源,和谐共生。一方面,作为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之
间形成了紧密互利、不可分割的关系。对生命共同体的认识,体现了与物共适、美美与共的
有机整体世界观和生命观。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与自然共生共
荣是人与自然之间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发展的良好互动状态。另一方面,自然的发展和人的
发展又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对自然的任何改造都会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类。
我们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
系统治理、以人为本,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具有绿色底色的中国式现代
化新道路,在世界范围内高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旗帜,建立绿色化、智能化、低污染、低消
耗的新型人类文明。
36.(一)(1)在认识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上,中国共产党走过一条跌宕起伏但是臻于成熟
和自信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从党成立之初对传统文化“激烈地批判”,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