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经济规律)。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3、商品的二原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的二重性是指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6、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的体现形式是互换价值,价值的货币体现是价格。
7、决定一定期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原因有待售商品的总量、商品的价格、货币的流通速度。
8、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它的体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9、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2)生产过程自身的社会化;(3)产品的社会化。
10、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实行的重要依托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派形式。
1、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称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之比称为利润率,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之比称为平均利润率。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是按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一样,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是按资本价值周转方式不一样。
3、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措施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4、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是资本的积聚和资本集中。
5、(用公式表示)简单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a+m)=IIc。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V+M/X)=II(C+C)。6、垄断价格就是成本价格与垄断利润之和。
7、利息率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原因,一是取决于利润率,二是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8、资本主义地租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形式。
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目标有两个:一是直接扶持私人垄断资本,二是调整经济为资本运动创造条件。
10、国家利用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的中心是调整货币供应量。
1、?汇率的两种标价措施是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2、?资本国际化的基础是国际分工的发展,动因是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条件是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它集中表目前两个方面:一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二是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大调整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大调整是在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确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5、?生产力的发展受两个方面原因的制约,一是制度原因,二是物质技术原因。
6、?在我国现阶段,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8、?当代企业制度重要由企业法人制度、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的组织制度组成。?
9、?企业的经营决议行为一般包括三项内容:生产什么、怎样生产、生产多少。?
10、?按照竞争的领域与内容,竞争可分为部门内部的竞争、部门之间的竞争两种类型。?
1、?提升生产率包括提升劳动生产率和生产资料利用效率。?
2、?经济效益的提升有三个要求:奖金占用要少、成本支出要少、有用成果多。?
3、?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P274?
4、?在初次分派中,国民收入被分解为国家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三个基本的部分。?
5、?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派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直接原因是劳动还重要是谋生的伎俩,终极原因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较低。?
6、?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7、?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能从国际分工中取得诸多利益:(1)能够取得绝对利益;(2)能够取得比较利益;(3)能够利用比较优势。?
8、?引进技术的标准是:(1)要有利于提升经济效益,(2)要将引进与独创结合起来。?
9、?我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加,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0、我国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整的重要伎俩包括计划伎俩、经济伎俩、法律伎俩和必要的行政伎俩。?
五、判断正误题:
1、?经济发展是经济增加的基础,没有经济发展就不会有经济增加。(错误)?
2、?只有依托技术进步,才能创造效益好、效率高、能够连续、迅速发展的生产力。(正确)?
3、?国民收入分派中的核心问题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分派关系。(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