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空1.5分,共计30分〕
配制500mL0.2mol?L-1NaOH溶液需要固体NaOH〔M =40.00〕:
NaOH
A.40gB.0.4gC.4.000gD.4g
以下各项措施中,不能校正系统误差的是:A.校正仪器B.作比照试验
C.作空白试验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提高萃取效率的首选途径是:
提高被萃取物的浓度B.增加萃取次数
C.增加萃取剂的体积D.掌握溶液温度
测得某种合成的有机酸pKa值为12.35,其pKa值应表示为:
A.4.467?10-13 B.4.47?10-13C.4.5?10-13D.4?10-13
法扬司法所用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是:
指示剂的氧化态与复原态颜色不同B.指示剂的吸附态与游离态颜色不同
C.指示剂的协作态与游离态颜色不同D.指示剂的酸式与碱式颜色不同
非火焰原子吸取相对于火焰原子吸取的主要缺点是:
检测限高
C.周密度低
B.不能检测难挥发元素
D.不能直接分析粘度大的样
对于反响速度较慢的反响,可以承受以下哪种方式进展滴定:
直接滴定法B.返滴定法;
C.间接滴定法;D.置换滴定法
标定NaSO
溶液时,为使KI与KCrO
的反响速度加快,可承受的措施有:
22 3 2 2 7
A.增大KCrO浓度B.增大KI的浓度
2 2 7
C.加热溶液D.承受棕色碘量瓶
在萃取分别中,到达平衡状态时,被萃物质在有机相和水相的总浓度之比称为:
A.稳定常数B.协作比C.安排比D.安排系数
指出以下表述中哪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
最大吸取波长随吸光物质的浓度增加而增大
透射光与吸取光互为补色光,黄色和蓝色互为补色光
比色法又称分光光度法
摩尔吸光系数越大,测定灵敏度越低
pH玻璃电极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A.内外两侧玻璃膜外表特性不同B.内外溶液中H+浓度不同C.内外溶液的H+活度系数不同D.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
用色谱法进展定量分析时,要求混合物中的每一个组分都出峰的是:
A.外标法B.内标法C.归一化法D.标准参加法
以下哪种说法不符合晶形沉淀的条件:
A.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展B.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展
C.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快速进展D.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具有如下活性基团的离子交换树脂,属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是:
A.R+-OHB.R-SO-H+
3
C.R-COO-H+D.R-NH+OH-
3
分光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的是:
A.入射光的强度B.吸取光的强度
C.透过光的强度D.散射光的强度
在范氏方程中,载体的粒度主要影响:
A.载气速度B.涡流集中C.分子集中D.液相传质阻力
晶体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灵敏度取决于
A.响应离子在溶液中的迁移速度
C.响应离子的活度系数
B.膜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D.晶体膜的厚度
气相色谱分析中,理论塔板高度与载气线速u之间的关系为:
A.随u增加而增大B.随u的增加而减小
C.随u的增加而消灭一个最大值D.随u的增加而消灭一个最小值
用BaSO
4
重量法测定钡,假设沉淀中保藏了HSO
2
,则测定结果:
4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确定
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和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分在于:
A.光源个数B.检测器个数
C.吸取池个数D.使用的单色器个数
二、填空题:〔共21题,每空一分,总40分〕
指出以下试验现象发生的缘由或理由:
用NaCO标定HCl溶液浓度时不用酚酞为指示剂;
2 3
。
返滴定法测A1时,参加EDTA与A13+配位时需煮沸溶液;
。
草酸标定KMnO
4
时,KMnO
4
的褪色速度先慢后快;
。
用Volhard法测定I-时,指示剂铁铵钒需要在参加AgNO
3
后参加;
。
在少量数据的统计处理中,当测定次数一样时,置信度水平越高,置信区间越
,包含真值的可能性越 。
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则在一次滴定中确实定误差可能为mL,常量滴定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当≤0.1%,为此,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必需掌握在mL以上。
为以下操作选出一种适宜的试验室中常用的量具,写知名称及规格。
量取9mL浓HCl配制0.1mol?L-1HCl溶液,用 。
取25mL醋酸试液,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其含量,用 。
在使用双指示剂进展混合碱的测定时,当滴定至酚酞变色时消耗的HCl标准溶液VmL,参加甲基橙指示剂,连续滴定至变色,又消耗的HCl标准溶液VmL,假设
1 2
VV,说明混合碱的成分为:和。
1 2
以E